第七課 我們的民族精神教案2
今天,大力協作、萬眾一心的精神,同樣體現在飛天征程上。
載人航天工程分為7大系統,每個系統有10個左右的分系統和更多的子系統,系統相互獨立又互相聯系,沒有團結協作的意識,龐大的工程根本無法運轉。跨世紀工程凝聚著千百萬人的心血,齒輪咬合般的全國大協作匯聚成了強大的力量:西安的火箭發動機,天津的飛船太陽帆板,河南的電連接器……一聲令下,前一天還在生產車間的元器件第二天已送至北京的總裝車間……
偉大的事業孕育出偉大的精神。閃爍在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漫漫征途中的愛國、奉獻,自強、創新,團結、協同精神,必將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上閃耀。
5.紅巖精神
在紅巖村當年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來的辦公室里,4張滕椅、兩張木桌、1個竹片編織的書柜,還像幾十年前一樣,整齊地擺放著。
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慶成立。同年5月,遷至紅巖村的大有農場內。紅巖村從此成為抗戰時期南方局的活動基地,是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區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中心。
離此不遠的白公館,是特務機關“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和國民黨軍統集中營所在地,曾囚禁過楊虎城、葉挺……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在潰逃前實施大屠殺,有285名革命者高呼著“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英勇就義。
61年前的紅巖村,曾見證周恩來的風范。大家為他45歲生日晚餐加了一份水煮白肉和青椒肉絲,他謝絕了,只吃了一碗壽面。當晚,他寫下了《我的修養要則》:永遠不與群眾脫離,向群眾學習……
54年前的紅巖村,曾見證鄧小平的睿智。他提出“建設人民的生產的重慶。”這句蘊含著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深刻含義的話,至今仍刻寫在重慶佛圖關公園外。
指出:“紅巖精神充分體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精神境界、堅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氣。紅巖精神同井岡山精神、長
145
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樣,都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6.徐本禹:感動中國的義務支教者
XX年1月16日晚,北京北航體育館暖流涌動。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揭曉、頒獎典禮同時在這里舉行。當頒獎現場宣讀了評委會對徐本禹的評價后,全場掌聲雷動,很多人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淚。
徐本禹,華中農業大學XX屆畢業生,一位充滿理想并將理想付諸行動的當代青年。在許多人眼中,這個22歲的大學畢業生本來會有令人羨慕的前程:XX年初,他考取了本校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今后他還可以攻讀博士學位,或者出國留學。
然而,XX年4月16日,徐本禹做出了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決定:放棄攻讀研究生的機會,去貴州一個貧困山區義務支教。徐本禹的這一舉動在校園內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許多人對他的行為表示不理解。當徐本禹準備義務支教的事傳開后,學校破天荒做出決定,為他保留兩年研究生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