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提問】現實生活中有哪些人為事物的聯系?
【舉例】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
【舉例】在校的努力與將來就業之間的聯系,現在認真學習,將來就業時就有資本
【舉例】我國的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工程加強了地區經濟之間的聯系
【舉例】迎評使得我們和專家們之間有了聯系
【舉例】中國和其他國家建交
【舉例】我校學工處、教務處、后勤處等部門之間的相互聯系
【提問、板書】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不是也是客觀的呢?
【學生辯論】
【正方闡述】觀點一:
我認為人為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比如北京奧運會的召開使世界各國體育健兒匯聚北京,彼此切磋、交流,這就是人為事物的聯系。為了申辦奧運會,我們中國曾做了大量的工作,這是有目共睹的,這是客觀的。申奧成功帶動了我國的經濟、文化和科技的發展。為了成功辦好奧運會,北京市政府做了好多籌備工作,比如建造比賽場館,整改交通,據我所知為了安全辦奧運,還研制了人面識別系統,快速辨認可疑分子,這些都是客觀的。所以,我認為人為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反方闡述】觀點二:
我不贊成這個的觀點,我認為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想到就一定能做到。中國人渴望申奧成功,最后不成功了嗎?
【正方反駁】我不贊成這個觀點。人類有制造永動機的想法,卻永遠也制造不出永動機,因為人的意識活動必須符合客觀實際和規律,光想到而條件不具備,或不遵循客觀規律,實踐活動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我認為,人為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教師歸納】人為事物的聯系也是客觀的。
第一、從產生看,人為事物的聯系滲透著人類活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體現著人類智慧,但這種的聯系的產生需要一定的客觀條件,需要遵循客觀規律,離開客觀條件和規律,聯系就無法存在。
第二、從過程看,任何人為事物聯系的建立必須經過人類的實踐才得以完成。人為事物的聯系呈現 “人化”的特點,是人類實踐的產物。實踐是客觀物質性活動。
第三、從結果看,人為事物聯系一旦建立就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
所以,人為事物的聯系同樣是客觀的。
【板書】(1)人為事物的聯系也是客觀的
聯系是客觀的,它要求我們,要從客觀事物固有的真實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聯系,也不能把主觀聯系強加給事物。離開事物的真實聯系,主觀臆造并不存在的聯系,是詭辯論的一個重要特征。
【板書】(2)把握事物的固有聯系,切忌主觀隨意性
【判斷】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喜鵲叫喜,烏鴉叫喪 ( )
水是莊稼寶,離它活不了 ( )
蜻蜓飛得低,沒有好天氣 ( )
左眼跳財,右眼跳災 ( )
518我要發,148一世發 ( )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 )
【過渡】自然災害發生后,非受災區的人們對受災地區人們采取何種態度?
【回答】天災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紛紛慷慨解囊,捐錢捐物。(愛心將受災地區和非受災地區人們聯系起來)
【講解】這說明,聯系雖然是客觀的,但并不意味著人們對事物的聯系無能為力。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