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舉例】太陽系是由八大行星等部分組成的整體,它相對于銀河系來說,又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細胞是由細胞核、細胞壁、細胞質、細胞膜等部分組成的整體,相對于生命物質來說,又是構成生命的基本單位。
中國歷史對于人類滾滾歷史長河來說是部分,但對于中國的古代史、近代史、現代革命史、建設史等構成部分來說又是整體。
中國相對于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來說是部分,但相對于56個民族來說又是整體。
泰興校區是由預科部、附中、各級部門組成的整體,但它相對于泰州師專這個整體來說又是部分。
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部分組成的整體,同時又是社會科學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自然科學是由化學、物理、數學、天文、地理、生物等具體學科組成的整體,同時又是人類知識體系中的一部分。
(2)正確處理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方法論意義)
a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
b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課堂探究】p58 根據木桶和短板的爭論,請你說說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探究提示】整體和部分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
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帥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處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
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
2、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
(1)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
(2)系統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a概念-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
b系統的基本特征: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舉例】球隊隊員的優化配置
(3)掌握系統優化方法的三個要求
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具有它的每一個要素都不能單獨具有的功能;要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系統內部都具有層次等級式的結構,系統的各要素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方向發生作用,要注意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系統內部各要素的結合使整體的功能具有了趨向強化的特征,整體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簡單相加,整體大于部分之和,即1+1>2。這一方法對我們的學習和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a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
b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
c注意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舉例】中醫治病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舉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述了一個“一舉而三役濟”的故事。宋真宗年間,一場大火把宮內樓臺宮室燒成廢墟。修復這些宮室樓臺有三個困難:一是路途遙遠,取土困難;二是運輸困難,要運土及大量建筑材料;三是處理大量垃圾困難。面對這些困難,負責該工程的丁謂經過周密思考,首先下令把宮前的大街挖成大溝,就地取土燒磚;第二步把宮外的汴水引入大溝中,運進竹木等建筑材料。第三步,重建宮室樓臺,工程完工后再把碎磚廢土填入溝內,修復原來的大街。這個方案全面考慮了施工的各個換屆及其相互聯系,結構合理,關系順暢,既節約了資源,又大大縮短了工期,實現了整體的最優目標。古人尚且能如此,我們更應該自覺優化結構,協調發展,爭取系統目標的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