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善于把握重點和主流教案
起決定作用,并且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所以我們在觀察和處理復雜問題時,就要首先抓住它的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也就是抓住了中心、關鍵或重點。
那么,是不是首先解決的矛盾就一定是主要矛盾呢?這不一定。主、次矛盾的區別在于
雙方性質、地位、作用上的差異,而不在于解決順序上的先后。一般情況下,由于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起決定作用,因此,總是先解決好主要矛盾,以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但由于次要矛盾的解決反過來也會影響主要矛盾的發展和解決,在特定環境和條件下,往往要先解決好次要矛盾,才能更順利地解決好主要矛盾?梢姡欠N認為“先解決的矛盾一定是主要矛盾,后解決的矛盾一定是次要矛盾”的觀點以及“先解決主要矛盾,后解決次要矛盾”的看法,都是錯誤的。
在實踐中,能否抓住主要矛盾,這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它直接關系到事物能否順
利發展和辦事情能否成功。比如,在遼沈戰役中,毛主席就抓住了攻打錦州這個關鍵,使得這場戰役僅僅用了52天時間,就解放了東北全境,殲敵四十七萬,迅速而順利地取得了勝利。
又如: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使我們的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令
世人矚目的成就。但在抓中心這個問題上,我們走了很大一段彎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那就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剝削階級、剝削制度已被消滅,盡管階級斗爭在一定范圍內仍然長期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捎捎诜N種原因,我們仍然以階級斗爭為綱,發動了十年文化大革命,致使我國經濟陷入崩潰的邊緣。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們才撥亂反正,把工作重心真正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這才抓住了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可見,能否抓住主要矛盾,這很重要且不容易。主要矛盾決定中心任務,我國現階段的
主要矛盾決定了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是我們以高昂的代價換來的共識。二十多年來,盡管國際國內發生了這樣那樣的重大事件,我們都始終沒有動搖這個中心,這使得我們國家的實力大大增強,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各方面工作都有長足發展。但是,切不可認為“經濟建設就是我國當前的主要矛盾”,二者有著密切的關系,但絕對不能等同,經濟建設只是解決主要矛盾的基本途徑和手段。
另外,有好些成語、俗語也體現了抓主要矛盾的哲理,有哪些呢?
[生](學生答,教師引導補充):“牽牛要牽牛鼻子”“工作要做到點子上”“力氣要用在節骨眼上”“好鋼要使在刀刃上”“打蛇要打七寸”“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因小失大等。
[師]說起因小失大,還有這樣一則歷史故事:“那是18XX年,為了搶占土地、建立殖民
地,英國和法國幾乎同時派出船隊,駛往澳大利亞。經過一番航海較量,法國先進的三桅快船捷足先登,抵達并搶占了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洲,將該地命名為“拿破侖領地”。欣喜之余,好奇的法國人發現了當地特有的一種珍奇蝴蝶,為了捕捉這種色彩斑斕的珍蝶,他們忘記了肩負的重要使命,全體出動,一直縱深追入澳大利亞腹地。這時,英國人的雙桅船也開到了,他們看到停泊在那里的三桅船。沮喪之際,他們驚喜地發現先期到達的法國人卻無影無蹤了。于是,弗林達斯艦長立即命令手下人安營扎寨。等到法國人興高采烈地帶著蝴蝶回來時,這塊面積相當于英國大小的土地,已經牢牢地掌握在英國人的手中,而留給他們的只是無窮的懊喪。”顯然,“因小失大”是從反面強調抓住主要矛盾的重要性。那么,同學們還能舉出一些其他例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