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新的途徑》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本課內容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第五課“文化創新”的第二框。如何進行文化創新既是一個社會熱點,具有很強的思想理論性,也具有很強的探索實踐性。在前面的學習探索的過程中同學們基本明確了文化的交流、傳播和發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需要創新。第一框題《文化創新的源泉和作用》重點學習了社會實踐與文化創新的關系,所以本節課主要探討怎樣進行文化創新是本單元的重點、難點和落腳點。
本課主要就是談如何進行文化創新,對此,學生比較感興趣,尤其是大部分學生都觀看了奧運會的開幕式,了解一些奧運知識,所以學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學生對理論基礎知識的把握和運用水平還不夠,缺乏框架性的認識;另外,一部分學生的活動能力、自我探究能力還不高,需要進一步加強。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①理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明確立足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②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是文化創新的重要途徑;
③在文化創新過程中要把握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本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反對“守舊主義”、“封閉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
〖能力目標〗
①增強學生文化創新的意識和能力;
②初步具備認識和處理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關系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①通過賞析趙本山小品的成功,使學生感悟文化創新必須立足于實踐;
②通過探究《金鑲玉》等奧運元素的成功創新,激發學生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
③通過了解中國雜技芭蕾《天鵝湖》的成功,激發學生學習世界優秀文化發展本民族文化的熱情,投身于社會實踐,積極進行文化創新。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文化創新的途徑。
〖難點〗①怎樣看待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交流、借鑒界和融合。
②如何在文化創新中堅持正確的方向,克服錯誤傾向。
【教學構思】
〖設計理念〗
(1)教學過程中努力貫徹新課程的理念,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這一學習的主體和主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創新”地學習,體現新的學生觀。
(2)教學素材的選擇盡量是學生的喜聞樂見的具有時代氣息的典型視頻圖片,同時盡量簡約截取素材。
(3)教學過程中積極創設情境,調動同學們的生活經驗,激發同學們的創造熱情,通過文化創新途徑的實踐與探索培養同學們的思辨能力、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教法學法〗
(1)教法:情景教學法、實踐探索法等
(2)學法:合作學習法、自主探究法等
〖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課時安排】 一課時 40分鐘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導 入 新 課 創設情境:
◆播放cctv《快樂驛站》中趙本山小品動漫片片段《拜年》。
◆相比較起來,這種動漫化小品與趙本山舞臺上的小品你更喜歡哪個? 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動漫形式導入,即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順其自然地引出“文化創新”的課題。也能引導學生親近我們的文化藝術,具有現實意義。
1、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是立足于社會實踐 ◆創設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