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新的途徑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文化創新的途徑】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思想政治第三冊《文化生活》第二單元第五課“文化創新”第二框的內容。本框內容主要講述了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一方面,針對傳統文化,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另一方面,針對不同民族文化之間,要相互交流、借鑒與融合,從而清晰地告訴我們文化自身發展的一般過程。培養青年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僅要反對“守舊主義”,而且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
〖學生分析〗
教學對象為高二學生,他們思維活躍已具備一定歸納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能夠自主地分析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為,但看問題往往比較偏激、片面,缺乏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在文化創新的途徑上要對他們進行指導,以免走入誤區。另外,文化不僅是人的精神砥柱和智慧之光,而且也是社會走向文明和發達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標志與源泉。文化要涵負這樣的功能和承載這樣的責任,它本身就必須不斷地進行創新。只有不斷地進行創新并真正實現了創新的文化,才是有價值、有意義、有魅力的文化。這樣就促使他們對文化的創新途徑探究產生濃厚的興趣。
〖設計思想〗
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依據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案為載體,以多媒體為教學輔助形式,以問題設計為主要表現形式,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完成確定的教學任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本課的學習,掌握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這是文化創新必然經歷的過程,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初步運用辯證觀點說明文化的傳承,文化發展中應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運用多媒體現代技術手段展示文字材料、視頻、音樂、圖片、漫畫等,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充實;運用探究式、合作法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充分挖掘學生潛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要充分認識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在文化發展的問題上既要克服那種一味固守傳統文化,拒絕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來文化的“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的傾向,又要克服那種一味推崇外來文化,根本否定傳統文化的“歷史虛無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的堅持正確方向,推動文化發展。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
教學難點: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是文化創新必然經歷的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
活動
導入新課:在XX年9月雅典殘疾人奧運會的閉幕式上,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演員21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觀音》(4分8秒)以其優美的韻律與造型,征服了海內外觀眾。 1、課件展示:舞蹈《千手觀音》(視頻)精彩片段(4 分8秒)引導學生邊觀賞邊思考,提出兩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