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一體化組織的典型
經濟與貨幣聯盟的建立
1969年,歐共體首腦會議決定建立經濟與貨幣聯盟,目的是實現歐洲貨幣制度的穩定和統一,協調成員國的經濟與貨幣政策。1979年建立了歐洲貸幣體系,促使成員國實施嚴格的經濟政策。1981年,歐共體第二次擴大,希臘加入。1986年,歐共體第三次擴大,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
歐洲聯盟的成立
1991年12月歐共體首腦會議通過了《歐洲聯盟條約》,并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歐共體演化為歐洲聯盟(eu)。
歐盟進一步擴大和深化
歐盟(歐共體)成員國及其加入時間一覽
1957年3月 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
1973年1月 丹麥、愛爾蘭、英國
1981年1月 希臘
1986年1月 西班牙、葡萄牙
1995年1月 奧地利、芬蘭、瑞典
XX年5月 塞浦路斯、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馬耳他、波蘭、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
XX年1月 羅馬尼亞、保加利亞
2、特點——當今世界上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組織
提問:歐盟為什么可以成為一個一體化程度比較高的區域性組織?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和其他區域性組織相比,歐盟的發展有地理上、思想上、歷史上的一些基礎。首先,歐盟的發展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歐洲統一思潮存在已久,早在中世紀就已經出現,二戰后歐洲統一思潮進入高潮,為歐洲一體化進程奠定了思想和理論基礎。
其次,二戰給歐洲帶來巨大損失,聯合起來求和平、謀發展是啟動這一進程的直接動力。
第三,歐盟是由成員國組成的超國家性質的區域性組織,成員國的政治、經濟、安全等利益緊密相連。一體化程度高,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你去歐洲旅游的時候在歐盟國家就可以“一路暢通”,只需換歐元就能在很多國家使用了,在外交事務上很多時候歐盟會作為一個整體來說話,對內方面也會出臺一些整體的政策。新聞1和新聞2體現了這一點。在內部政策上,歐盟積極謀求整體利益優化,比如XX年6月17日,歐洲“2020戰略”在歐盟峰會上通過,以期引領歐盟經濟走出債務危機,增強競爭力。
過渡:但也正是因為歐盟的一體化程度比較高,一個國家感冒,別的國家可能也會打噴嚏。大家知道,從 XX年底開始,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匈牙利和意大利相繼出現主權債務危機,主要原因是財政赤字比例過高,歐洲少數國家發生債務主權危機,由于歐盟現有17個國家采用統一貨幣歐元,因此少數國家出現主權債務危機,也波及到了其他歐元區國家。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歐盟已向部分國家提供了援助,但“治標”更要“治本”。
新聞3:歐盟將召開系列峰會,危機應對方案本月或出臺
歐元區成員國領導人將于3月11日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歐盟27國也將在未來3周內召開一系列峰會,討論如何徹底解決歐債危機,爭取最終在3月24日至25日召開的歐盟峰會上出臺一套永久性“綜合解決方案”。
不過,由于歐盟委員會、以德國為代表的歐盟核心成員國以及希臘、愛爾蘭等高負債成員國利益訴求不同,預計歐盟于3月份達成具體協議仍有一定難度。歐盟委員會呼吁,為穩定歐洲金融市場,應立即擴大歐洲金融穩定基金規模,并增加基金使用途徑。而德國、荷蘭等國則要求歐盟各成員國強化預算紀律,推行經濟改革,反對向高負債成員國提供更多貸款援助。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4日表示,德國支持增強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的實力,但各國必須對自身債務負責,他同時強調了縮小成員國競爭力差距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