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哲學常識》第七課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教案
月亮很像地球,上面有許多火山;銀河由許多星體組成,地球只是一顆繞太陽轉動并自行轉動的普通星體,根本不是什么上帝置于宇宙中心的“天之驕子”,從而證明哥白尼的學說是正確的。
但這在當時教會勢力非常強大的社會,這種否定地球中心的說法是大逆不道的。因此,
1633年2月,教廷逮捕了他,并開始對他進行嚴厲的審判,審判進行了3個多月,疲勞戰術和各種刑罰殘酷地折磨著他。75歲的伽利略在獄中身患重病,后來雙目失明,貧病交迫,含冤離開了人間。臨終前,他還堅信“地球仍然在轉動!”
1979年 l1月,羅馬教皇在科學事實和社會輿論的強大壓力下,宣布為伽利略平反,使300多年的沉冤得到了昭雪。
(教學建議:上述材料可由學生講述)
我國“文革”后第一批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已經40多歲了,按照一般的發展過程,他們應該是30多歲,這其間的XX年恰好是“文革”期間。
這兩個材料說明了一個共同的道理,人的發展,人生價值的實現離不開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條件,所以,同學們應該慶幸自己生活、成長在一個健康發展的時代,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為我們實現人生價值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但是,客觀條件,客觀條件的有利與不利,不是個人成長、人生價值實現的決定因素,它們在人生價值的實現中起著怎樣的作用,關鍵還在于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我知道社會生活中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有這樣一個人,他冷酷無情嗜酒如命且毒癮很深,一次在酒吧里因看一個酒保不順眼而犯下了殺人罪,被判終身監禁。他有兩個兒子,年齡相差才1歲,其中一個同樣毒癮甚重,靠偷竊和勒索為生,后來也因殺人而坐監 。另一個卻既不喝酒也不吸毒,不僅有美滿的婚姻,還擔任一家大企業分公司的經理。
在一次訪問中,問起造成他們現狀的原因,二人的答案竟然相同:“有這樣的老子,我還能有什么辦法?”
設問: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同樣的客觀條件為什么成長了兩個不同類別的人呢?
2,實現人生價值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必要的主觀條件(板書)
良好而必要的客觀條件,為人們實現人生價值提供了基本保證,而對客觀條件的認識和 利用則需依靠主觀努力,而主觀努力的程度如何,則取決于個人素質的高低。
(1)全面提高個人素質(板書)
當新世紀的腳步聲已越來越近的今天,許多人對未來世紀有種種設想,雖然他們設想的
具體情況有所不同,比如“后工業社會”、“科技社會”、“信息社會”……但得到的共識是,無論從哪個角度去揭示未來,有一點必須首肯,未來是以個人素質的全面發展為基礎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的教育正是順應了這個時代發展的要求。那么,同學們為迎接新世紀的挑戰,也要在全面提高個人素質方面做好準備。
我們說的個人素質包括哪些內容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79頁。
(學生看書,回答)
這五方面的素質是相互聯系的,是人的全面發展中缺一不可的有機組成部分。思想政治 素質和道德素質,是我們所說的“德”,解決人生價值實現的動力問題;科學文化素質是我們所說的“才”,“德才兼備”是過去對人才的基本要求,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對人才又提出了“心理”方面的要求,所以還有心理素質,而以上4方面素質的建立和發展都是以身體素質為依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