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哲學原理大匯總
方 法 論:要求我們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7、物質和意識的辨證關系原理: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方 法 論:要求我們一方面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另一方面要重視精神的力量。
8、堅持唯物主義與反對唯心主義的原理: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是,承認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是,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堅持從實際出發反對從主觀出發。具體而言:堅持無神論,反對有神論;要把想問題、辦事情的立足點切實放在中國國情之上;要客觀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辦事情要有認真精神;要正確估量和對待自己。
9、規律的客觀性原理: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規律是客觀的,表現在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是不可違抗的。但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反對不講科學,不顧客觀規律的冒險蠻干的主觀主義。
10、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原理:人們要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有所建樹,就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但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客觀和主觀因素的制約,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按客觀規律辦事,從客觀的實際條件出發,還必須不斷積累正確的主觀因素。(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基礎和前提;認識和利用規律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揮主要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是相統一的。)
方 法 論: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結合起來。
唯物辯證法
10、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原理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事物的聯系又是客觀的。
方法論:要求我們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具體地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系,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改變條件創造條件),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11、原因與結果辯證關系原理:任何現象都會引起其它現象的產生,任何現象的產生都是由其它現象引起的,這種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就是因果聯系。
原因與結果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區別。含義不同。時間順序不同。在具體的聯系中,原因在前,結果在后。原因與結果之間是一種前因后果,先行后續的關系。地位與作用不同。原因處于主動地位,是引起者,具有動因的作用;而結果處于被動地位,是被引起者,具有結果的作用。
聯系。二者相互依賴,原因離不開結果,結果也離不開原因。原因與結果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原因與結果之間是一種前因后果、先行后繼的關系;原因與結果相互依賴,在一定條件下又可以相互轉化。
因果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條件性。
方法論:承認因果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才能提高人們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