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實現人生的價值(價值觀)
【課堂探究】課本第98頁 為什么正確的價值觀往往同光明的未來和美好的前途聯系在一起,錯誤的價值觀則容易與平庸和茍且為伍?
【探究提示】正確的、積極的、進取的、崇高的價值觀能夠引領人邁向光明而美好的人生路途;而錯誤的、消極的、自私自利的、貪圖享樂的價值觀則容易讓人滑向個人主義的泥潭。一個人在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時,要受到自己價值觀的支配和影響。如果覺得人生在世就應該多為社會、為他人做點事情,那么就會選擇正確的、積極的生活方式;如果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失望,總覺得世界、社會或他人都對不住自己,覺得人生在世,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那么可能就會選擇悲觀失望、貪圖享受、消極的生活方式。
由此可見,選擇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找尋到人生的真諦,才能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專家點評】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 p99
【舉例】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
在重大歷史變革時期,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發生了急劇變化,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
1、 精英意識轉向平民意識。市場經濟大潮把大學這座象牙塔推向了競爭的舞臺,使得大學生樹立起把自己置于社會普通一員的平民意識;
2、 單一選擇轉向多元選擇。當代大學生更敏銳地意識到市場經濟為他們提供廣闊的施展才華的空間。他們要發展、要創業、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用自己的選擇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自身價值。
3、 人機溝通轉向網絡溝通。網絡的虛擬性使大學生在與它交往的過程中無所顧忌,沒有壓力 ,能充分享受到思想、知識和精神的愉悅。因此,網絡溝通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活的突出特色。
4、 外在依附轉向自主獨立。一切靠自己,一切靠自律,成人意識逐漸清晰起來。
5、 校園封閉轉向社會開放。從封閉的校園走向開放的社會,“學習知識、增長才干、鍛煉能力”成為主要動機。
6、 追求理想轉向注重實惠。更愿意扎扎實實做些實事。不在沉浸于對理想的幻想。
7、 積累知識轉向培養能力。
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1、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1)價值判斷的基本含義
價值判斷是指人們既要對事物的客觀狀況及其本質屬性、發展規律作出判斷,又要進一步對事物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作出判斷。
(2)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
【舉例】價值沖突的實際事例(競爭與友情、關愛與懲罰、傳統與時尚)
【課堂探究】課本第99頁
談談你對“梨雖無主,我心有主”的理解。在口渴難忍的情況下,許衡為什么會作出上述選擇?
【探究提示】 每個人的行為選擇都是受其特有價值觀支配的,同樣,饑渴難忍的許衡之所以不去摘梨的選擇,也是在其價值觀念的支配下作出的選擇。 (慎獨)
(3)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這就是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