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實現人生的價值(價值觀)
把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有助于我們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中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簡單化和片面化傾向;有助于我們的價值觀念與時俱進,從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行正確的價值選擇。
【課堂探究】課本第99頁 同樣是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作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為什么我們黨在不同歷史階段為自己確立的目標和完成的歷史任務不同?
【探究提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是客觀存在的反映,是社會實踐的產物,是合規律、合目的的統一,而不是哪一個人的憑空設想。我黨建黨八十多年來所走的每一步、所制定的每一個政策都是源于對當時的具體情況和條件的深刻研究,都是隨著時空條件的變化而變化,都自覺遵循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決定了我黨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制定出不同的任務和目標。
2、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1)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主體性
a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
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同。在階級社會中,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面對同一事物或行為,不同階級和階層的人會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課堂探究】課本第100頁
在這首詩中,農民的價值選擇是什么?地主的價值選擇是什么?為什么同時同地的人會有不同的價值選擇?
【探究提示】在階級社會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不同的階級價值觀不同。
b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因人而異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因人而異。人們對事物認識角度的不同,對事物的評價就會不同。這就要求我們明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分辨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
【課堂探究】課本第100頁
談談你對上述不同選擇的認識,分析他們各自選擇的得失。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
【探究提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因人而異。人們對事物認識角度的不同,對事物的評價就會不同。
【思想教育】這就要求我們明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分辨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
(2)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最高價值標準
a只有人民才是我們工作價值的最高裁決者
人們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就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就會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我們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對不對,做得好不好,一個根本的衡量尺度就是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我們要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足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正確性。
【課堂探究】課本第101頁
為什么說“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
【探究提示】幾代中國國家領導人在不同的時期,都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這說明中國共產黨人的言行一直都有一個最根本的衡量尺度,這就是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從而保證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只有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當作最高的價值標準,才能保證我們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