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百舸爭流的思想
拉美特利—人體運動與機器運動沒有區別,人體不過是一架自己會發動自己的機器而已。人和動物的不同,只不過是人比動物多幾個齒輪、多幾條彈簧。
這種唯物主義還有其不徹底性,即在自然觀上唯物主義,在歷史觀上則是唯心主義。
以上a、b稱之為舊唯物主義。
c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最徹底、最科學的形態。實現了兩個結合(唯物論與辯證法、唯物辯證法的自然觀和歷史觀)。它正確揭示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時代的思想智慧,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圖示】 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
基本形態 哲學觀點 局 限 性
古代樸素
唯物主義
承認世界是物質的。 把物質等同于物質的具體形態;簡單、膚淺、直觀,缺乏科學根據。
近代形而上
學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
承認世界是物質的。 把物質等同于自然科學上的物質,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
辯證唯物主義和
歷史唯物主義 正確揭示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時代的思想智慧,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是最徹底、最科學的形態。 p12
2、唯心主義 (列寧稱之為無實花)
(1)什么是唯心主義 p11
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本原,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意識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
主觀唯心主義
(2)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
客觀唯心主義
【結合圖表講解】
唯心主義把意識看作世界的本原,由于對意識的理解不同,唯心主義形成了兩種基本形態。
a主觀唯心主義 p12
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看作是萬事萬物的創造者,客觀物質世界反倒是主觀精神的產物。
【舉例】疑鄰偷斧(主觀唯心主義世界觀)
【課堂探究】a人的靈明和天地萬物是什么關系?沒有人的靈明就沒有世界嗎?
b王守仁看到了人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但從中引出了錯誤的結論一為什么?
【探究提示】這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它夸大了主觀精神的作用,把人類思維對感覺的依賴夸大為世界對感覺的依賴。
【觀點介紹】
中國宋代哲學家陸九淵:“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明代的大哲學家王陽明宣稱:“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把一切都看成是由人心所派生的。
18世紀英國大主教貝克萊的著名論點是:“物是觀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不是父母生了他,而是他的感覺生了他的父母)
漫畫:“只要眼睛一閉,世界上就沒有懸崖”
b客觀唯心主義 p13
客觀唯心主義把某種超自然的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