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詞
a.“鐵騎無聲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繪了軍隊陣容的整肅與聲勢的浩大。
b.詞的上片寫夢境,下片寫夢醒后的情境和感想,銜接自然,結構緊湊。
c.“清笳亂起”和“鐵騎無聲”一動一靜,以動襯靜,手法巧妙。
d.作者通過“雪曉”“寒燈”“漏斷”“月斜”等意象,寫出了清冷的意境。
答案 c
解析 “動靜結合”或“動靜互襯”,常用于實景描寫,這里詩人寫的是夢境,屬虛寫。詞一開頭就渲染了一幅有聲有色的關塞風光畫面,“雪”“笳”“鐵騎”等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聲亂起和如水奔瀉的動態中寫,有力地把讀者吸引到作者壯闊的詞境中來。
(3)詞中“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與陸游《書憤》中“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相比較,兩處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
相同點:
不同點:
答案 相同點:詞句和詩句都表現了詩人抗金報國、建功立業的報國之志和壯志未酬、理想落空的傷感之情。
不同點:①詞句抒發了對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嘆,突出了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心境。②詩句著重表達了詩人壯志未酬卻已年老鬢衰的悲憤情懷。
第二部分 四年聯考題匯編
XX年聯考題
XX年6月更新
1.(四川綿陽高三診斷性考試)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柳梢青•春感
劉辰翁①
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臺月明。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②。
【注】 ①劉辰翁生于南宋末年,宋亡后,隱居不仕。②“海上心情”,用蘇武牧羊典。《漢書•蘇武傳》:“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中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1)這首詞題名“春感”,實際上是因我國一個傳統節日有感而作。寫出這個節日的名稱及詞中暗指這個節日的景物。
答:
(2)簡要分析“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三句的表達效果。
答:
答案 (1)元宵節(或“上元節”);銀花、戲鼓、明月。
(2)①概括三個詞組的含義:“輦下風光”指故都臨安的美麗風光;“山中歲月”指自己隱居故山寂寞而漫長的歲月;“海上心情”指自己忠貞不改的民族氣節。②寫法特點:三個詞組意象疊加(或:三個名詞性短語并列),對具體內容不著一字,只用抒情之筆虛點。③效果:讀來別具一種沉郁蒼涼、吞咽悲苦、欲說還休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