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第三節第一框 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
第二課 探索規律 實事求是
第三節 堅持實事求是
第一框 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a)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規律是客觀的,人不能創造和消滅規律,但人能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懂得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是辯證統一的。
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利用網絡資源,不斷提高提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自學探究的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增強辯證分析和綜合思維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課前收集和整理青藏鐵路建設情況,為課堂學習做材料上的準備;課內討論、分析、交流,使感性材料變為理性知識,深入領悟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的辯證統一關系。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懂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把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辯證地統一起來,增強為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緊迫感。
二、課前準備
(一)學生準備
1、預習課本相關內容。
2、組成三支青藏鐵路建設情況調查小組,利用網絡等資源對青藏鐵路建設中所遇到的三大世界性難題分別進行研究。
(二)教師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
2、與各小組分別進行交流,及時了解各組學生網上資料的收集情況和所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運用視頻、圖片、文字、數據等多種手段全面客觀地進行專題研究。注意幫助學生學會合理分工,協調配合的工作方式。
3、收集整理學生的活動成果,印發給全體同學。
三、教學過程
【課前十分鐘】青藏鐵路的圖片展示,同時播放歌曲《天路》
一、導入新課
【提問】
一首《天路》唱出了XX年中國的一件盛事,大家知道嗎?
學生:(略)
教師:都說這是一條天路。都說天路上不可能通火車,然而當代中國建設者卻創造了奇跡,讓火車開上了天路。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這其實是一個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的過程。(引出課題)
二、攻克三大世界難題
教師:這是一個世紀工程,也是一個世紀夢想。早在20世紀初,修建進藏鐵路就是孫中山先生的二大夢想之一,盡管將它寫入建國方略,也畫到地圖上,但是沒能實現。新中國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一直極為重視修建青藏鐵路,但把夢想變為現實是多么漫長而艱難。
【播放視頻】青藏鐵路一期工程建設情況。(文字說明:1958年,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分別在西寧和關角隧道開工。由于國家面臨嚴重經濟困難,1961年不得不停建。1974年7月,青藏鐵路一期工程重新全面開工,經過幾十萬以鐵道兵為主體的建設者艱苦奮戰,1979年全線鋪通,1984年交付運營。)
<思考1>
為什么青藏鐵路只從西寧修到格爾木?
學生:略
<思考2>
在當時條件下,如果再繼續修下去行不行?請講出你的理由。(學生經過充分討論以后,結合材料分析說明。)
教師: 同學們的分析到底對不對呢?讓我們先來看一段資料。
【多媒體展示圖片】
1958年青藏鐵路一期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文字說明:①高原植被——路兩側幾十公里的植被都遭到了嚴重破壞。50年前的取土坑,至今還是光禿禿一毛不長;②野生動物——曾擋住多頭懷孕藏羚羊;③濕地生態——在對近40年來中國681個氣象站氣象實測資料綜合分析后,中國科學家發現,青藏高原已成為新的風沙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