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第三節第一框 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
<思考>
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處處需要將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統一起來。你能舉出例子進行分析嗎?
學生舉例分析略。
教師:不僅國家建設需要將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辯證統一起來。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同樣也需要將兩者辯證統一起來。
【多媒體展示圖片】
怎么辦?(集中反映在學習中普遍遇到的前背后忘的問題。)
【多媒體展示圖片】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圖
<思考>
1、你有沒有找到其中的記憶規律呢?
2、你能不能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設計巧背好記的妙方法。(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根據艾賓浩斯遺忘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規律、以勤奮刻苦的態度克服背誦中前背后忘的難題。)
教師:在學習生活中,必須尊重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同時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學習熱情和科學態度結合起來,提高學習效率,爭創好成績。
四、學習訓練與評價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和能力的雙重訓練。在知識的學習上,通過課前的預習探究,課內案例的討論分析交流,課后相關練習的訓練,實現知識學習的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過程,幫助學生學會理論聯系實際。
課前組織學生利用網絡對青藏鐵路建設情況進行探究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利用網絡資源,不斷提高提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自學探究的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課堂的討論交流增強辯證分析和綜合思維的能力。
教師在關注學生的探究活動時應注重發現每個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恰當的分工,激發每個學生的信心,實現自我肯定,達成互相欣賞。
教師在組織課堂討論分析時應注重發言交流的廣泛性,正確分析學生的差異性,讓每個學生都能真正融入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并應及時給予恰當的肯定和贊揚。
五、教學設計說明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所涉及的哲學知識點雖不多,但容易讓學生感到抽象難懂,枯燥無味。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在教學設計中特別注重以下幾方面:
第一,采用案例教學法。整堂課以青藏鐵路建設的案例貫穿始終,整體感強。選取青藏鐵路的案例有利于激發學生饒有興趣地分析研究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案例,并且在分析交流中不斷有新發現、新了解,使知識點在案例的研討中自然呈現。
第二,組織學生全面參與課前準備、課內研討、課后練習的全過程,做到“人人參與,處處參與”,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變原有的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增強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第三,精心設計組織提問。在對案例的討論分析中,需要通過一系列的設問幫助學生完成對案例的分析,但是問題涉及的角度和難度、問法和說法都會影響課堂討論的有效性。因此,在設計中特別注意設問的層次性,用語的正確性,角度的合理性,難度的恰當性,設計的合理性,避免提問的空、大,提高課堂討論的質量。
第四,學生課前探究成果的新型處理。以往在學生分組探究學習后常采用分組匯報的形式,針對本堂課的實際情況,如果依然采用這樣的方法容易擠占教學重難點的時間,導致本末倒置,不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在課前教師收集整理了各組學生的探究成果,印發給每個學生,實現資源共享,有利于學生了解每個組的收集情況,全面了解青藏鐵路的基本建設情況,為課堂案例討論做更好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