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政治生活與消費考點復習導學案1
③騙稅,指納稅人用欺騙手段獲得國家稅收優惠的行為;
④抗稅,指納稅人以暴力、威脅等手段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
⑷公民要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和征管和使用。公民應積極行使納稅人的權利。公民要增強自己對國家公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國家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源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
第四單元 面對市場經濟
【第十課】 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一、市場經濟基本原理
考點 1:市場和計劃
計劃和市場是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
考點2:市場配置資源
⑴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⑵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途徑)及優點。
①市場配置資源主要通過供求、價格、競爭等來實現的。
②市場能夠及時、準確、靈活地反映出市場供求變化,傳遞市場供求信息,實現資源合理配置。
③市場利用利益杠桿,市場競爭能夠很好地調動商品生產者、經營者的積極性,推動科學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
考點3:市場秩序
⑴市場秩序與市場規則的關系:
①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具備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市場才能合理配置資源。良好的市場秩序依賴市場規則來維護。
②市場規則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保障,市場沒有規則來維護,會使市場處于無序混亂狀態,使得市場機制無法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無法實現優勝劣汰,甚至可能出現劣勝優汰。
⑵市場規則的含義及主要內容:
①市場規則是以法律法規、行業規范、市場道德規范等形式,對市場運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體的規定。
②市場規則主要包括市場準入規則、市場競爭規則、市場交易規則。
⑶市場交易原則:
主要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它們從不同的方面,規范著市場上買賣雙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為。
⑷加強社會信用建設,健全社會信用制度。
①必要性(意義)
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條件。誠信缺失導致市場秩序混亂、坑蒙拐騙盛行,進而導致投資不足,交易萎縮、經濟衰退。 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 建立誠信制度有利于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利于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為此,要切實加強信用制度建設,大力建立和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
考點4:市場調節的弊端
⑴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
并非所有行業和領域市場者能起作用,市場不能調節的領域有國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給問題。槍支彈藥慣用語危險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讓市場來調節。因為如果聽任經營者自由經營這些產品,會嚴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敗壞社會風氣,影響社會安定。
⑵市場調節存在固有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