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政治生活與消費考點復習導學案1
考點 1:樹立科學發展觀
⑴片面的經濟發展及后果
①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速度、gdp的增加,忽視了社會的全面進步,沒有實現經濟與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②片面追求經濟快速增長,往往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甚至出現“沒有發展的增長”;導致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沒有實現經濟的增長與人的全面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⑵樹立科學發展觀
①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②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
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③全面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④協調發展:就是要堅持“五個統籌”,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
⑤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
⑶樹立科學發展觀的意義:
牢固樹立并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社會才能和諧發展,才能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的全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能夠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進。
考點 2: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⑴為什么要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①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科學發展觀的主旨在于更好地發展。
②既長期保持較快的經濟發展速度,又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才能為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⑵怎么樣實現經濟持續發展?
①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形成以高新技術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
②統籌城鄉發展
要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減輕農民負擔,保護農民利益,促進農村發展。
③統籌區域發展
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形成東中西部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第十二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一、經濟全球化
考點1:經濟全球化及其表現
⑴經濟全球化的含義:
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
⑵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最主要的表現是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
考點2:跨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