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政治生活與消費考點復習導學案1
⑴經濟全球化是通過跨國公司實現的。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
⑵跨國公司的含義:
是指在本國擁有一個總部,并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擁有子公司的國際性企業。
⑶跨國公司的活動及目的。
為了實現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觸角幾乎延伸到了世界的每個角落。
⑷跨國公司跨國行動的意義。
跨國公司通過其全球化的生產經營方式大大促進了資金、技術、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推動了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
考點3: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⑴積極影響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具體表現為,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⑵經濟全球化的消極影響。
①、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
這是因為發達國家具有經濟和科技上的優勢,掌握著推動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現代信息技術,主導著世界市場的發展,左右著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
②、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這種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一邊是發達國家財富的不斷積累,一邊是發展中國家貧困的不斷加劇。
③、經濟全球化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增加了國際風險。
經濟全球化在促進各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使得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在經濟上日益相互依賴、相互滲透。這就使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震蕩可以迅速波及全球,也就說明經濟全球化意味著 “風險全球化”。
⑶我們的政策: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
①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機遇與挑戰并存。經濟全球化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任何國家也無法回避。
②正確的態度應是:我們應當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范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
二、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考點1:國際經濟組織
⑴、世貿組織的成立及發展
世貿組織于 1995年1月1日 成立。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一道,對當代世界貿易和金融活動進行著廣泛的調節,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的三大支柱之一。
⑵、世貿組織在國際經濟貿易領域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①積極組織多邊談判。
世貿組織針對國際貿易中存在的障礙和問題,積極組織多邊貿易談判,為消除貿易壁壘,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②為國際貿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則和協定
世貿組織規定了有關國際貿易政策的各項基本原則和協定,如非歧視原則、市場準入原則、互惠原則、公平競爭與公平貿易原則,以及貿易政策法規透明原則,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等。這些原則和協議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際貿易的有秩序進行。
③為成員提供解決貿易摩擦、沖突的場所。
⑶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