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8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經濟與納稅人
(2)二者又存在著不同點:
第一,征收的具體主體不同。稅收是由國家稅務機關代表國家征收的;費是由其他行政或事業單位征收的。
第二,用途不同。稅款由國家統一支配,用于社會公共需要;費一般采取專款專用原則,除少數作為財政收入外,大多數用于本行業、本部門業務支出的需要。
第三,特點不同。稅收具有無償性;費以國家機關向付費者提供服務為前提。不具有無償性。
第四,征收規模大小不同。稅收征收面廣,征收范圍基本上覆蓋了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社會領域,其征收對象具有普遍性,是財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費作為財政收入中的“其他收入”,在財政收入中所占比重不大。
●誤區警示
1.騙稅不同于偷稅
解析:①偷稅與騙稅都是以欺騙的方式進行的違反稅法的行為,都直接造成稅收的流失和破壞稅收秩序,不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都是應受到法律制裁的行為。
②偷稅與騙稅在具體手段上不同。偷稅是設法隱瞞應稅項目和應稅收入的行為,達到應納稅而不納稅,或者應多納稅而少納稅的目的。騙稅則集中表現為用欺騙手段獲得國家出口退稅。所以,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是設法隱瞞應稅項目和應稅收入,后者是騙取稅收優惠。
2.漏稅不同于偷稅
解析:偷稅是納稅人明知稅法規定而有意違反,用欺騙、隱瞞等方式逃避納稅。而漏稅是納稅人因為不了解稅法及其有關規定而少繳稅款或未繳稅款。
●真題再現
例題 (•廣東)為了提高我國高收入群體自覺納稅的意識,XX年11月8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首次明確提出個人年收入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須向稅務機關自行申報納稅。該文件的發布體現的稅收特征是 ( )
a.無償性 b.固定性
c.強制性 d.自覺性
點評:本題應選c。《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要求納稅人對應稅收入是否依法納稅向稅收征管機關報告,不申報者將受到懲罰,說明稅收依靠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因此體現了稅收的強制性特征。
●考點突破
1.社會主義稅收的性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稅收。
(1)社會主義的稅收是“取之于民”
①社會主義稅收“取之于民”,是因為:
在我國,公有制經濟居于主體地位,國家稅收的主要來源是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稅收的增長主要靠生產的發展、經濟規模的擴大和效益的提高,而不是加重企業和人民的負擔。
②“取之于民”反映的是社會主義稅收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國家、企業和個人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關系。
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是為人民服務的,國家必須集中一部分資金,促進生產的發展,提高人民生活,由此決定,稅收是代表人民整體利益、長遠利益的國家需要。
(2)社會主義稅收是“用之于民”的
社會主義國家代表人民的利益,國家把勞動人民創造的財富以稅收的形式集中起來,不論是直接用于經濟建設,發展科學、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還是用于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國防等,都是為人民的利益服務的,勞動人民是稅收的最終受益者。
社會主義稅收的“用之于民”,反映了稅收所代表的這部分社會產品和國民收入,歸全社會共同占有,為全體勞動人民的利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