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學案之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③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的消費會逐漸增加,意味著人們的消費水平的提高。
(4)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的關系
①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二者之間有著一定的聯存在著區別,學習中應注意把握二者之間的關系。 │
②區別:消費心理是指貫穿消費活動的全過程自活動的總和,有求名心理、求新心理、愛美心理、從為、求異心理、安全心理等。消費行為是一種有目的的,滿足消費需要的活動。
③聯系:消費心理影響制約消費行為,消費行為是消費心理的表現,消費心理貫穿于消費者的消費活動全過程,并規定著消費行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
④了解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的關系,對于加強消費行為的引導,推動人們健康消費與合理消費,建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有重要的意義。
【思維點撥】
(1)辯證地認識貸款消費
對于那些收入穩定、對未來收入持樂觀態度的年輕人來說,貸款消費是可行的、明智的,不僅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拉動經濟增長,擴大內需。因此,國家在政策方面是予以鼓勵的。
對于那些收入不穩定、對未來收入也不看好的個人或家庭,貸款消費是不可行,也是不明智的。這不僅對銀行不利,使銀行貸款成為不良資產,而且會加重個人負擔,對個人生活不利,對經濟的影響也將是負面的。因此,隨著金融市場的完善和發展,國家會進一步加大對貸款消費的管理。
(2滿足衣食住行的消費都是生存資料消費嗎?
滿足衣食住行的消費是不是屬于生存資料消費應該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同樣是衣食住行,既可以是剛剛滿足溫飽的生存資料消費,也可以是高檔服裝、山珍海味、豪華別墅、高級轎車等享受資料消費。
(3)怎樣理解適度消費?
①所謂適度消費,包括不超前消費和不滯后消費兩層意思。
②量人為出是要與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合理進行消費,是適度消費的重要內容。量人為出不能理解為手里有多少錢就花多少錢,量人為出是一種計劃消費行為,包括利用儲蓄有計劃地安排生活。
③堅持適度消費的原則,還要提倡勤儉節約的精神。勤儉節約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有錢省著花,而是指自己的實際需要和收入水平相當的合理消費。
④反對超前消費與堅持適度消費是一致的。判斷一種消費行為是否超前不能僅僅局限在現有收入上,還應考慮收入的動態因素(預期收入)。如果過高地估計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者明知自己無能力消費,卻硬與別人盲目攀比,就是超前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