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三單元 第三節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2) 節流:
討論:書本p70活動
總結:從本節課可知,自然資源主要從數量、質量影響人類的經濟活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經濟活動從靠近自然資源豐富地區,向遠離自然資源的地區發展,也使自然資源數量由“少”變“多”,從而大大拓展人類生成和發展的空間。同時必須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才能促進自然資源持續利用和社會持續發展。
練習:過程與方法p73—74學習檢測與自評
七、 板書設計
(一)水資源及其分布
1、水資源的概念:
廣義:包括水圈內的水量總體。
通常:主要是指陸地淡水資源。
2、衡量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水資源的豐歉程度標志:多年平均徑流量
3、世界水資源分布不均
(1) 大洲:最多亞洲,其次南美洲;最少大洋洲
(2) 國家:最多巴西,其次俄羅斯,我國居第六
(3) 我國水資源特點
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空間)
夏秋多,冬春少;(時間)
(二) 水資源與人類社會
1、 水資源的數量影響經濟活動規模的大小
2、 水資源的質量影響經濟活動的效益
3、 在不同的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影響
(1) 在科學技術較落后的時代,人類主要靠近自然資源豐富地區發展
(2) 隨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發展不一定靠近自然資源豐富地區
(三) 合理利用水資源
1、 利用現狀
(1) 需求量過大
(2) 浪費和污染嚴重
2、 合理利用水資源措施
(1) 開源:
(2) 節流
八、 教學預測:
通過本節課,使學生對自然資源有全面的了解,并且知道科學技術在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學生努力學好文化知識。同時自然資源數量有限,必須合理利用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