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教學設計
答:采用地表水,生產規模變大;農業生產開始向有豐富地下水的地區分布
(3)20世紀50年代以來,海水淡化技術發展使人類生產活動的范圍擴展到哪里?
答:水資源缺乏但又靠近海岸的地區
(4)從這個變化過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答:在科技較落后的時代,人類生產活動主要是靠近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發展;隨著科技的發展,拓展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人類生產在沒有自然資源的地區同樣得到發展。
教師總結:可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對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小。水資源與人類社會的關系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但是隨著工業的發展,水資源的污染情況越來越嚴重,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就有陳埭的“水污染”事件。課前曾布置同學去搜索相關的資料,接下來我們請部分小組來分享他們的成果。分析陳埭水資源問題及導致這種問題的原因。
(學生上臺進行資料交流)
教師總結:可見科技進步、工業發展的同時,雖然給人類帶來了物質上的收獲,但是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增加,過度利用和污染等加劇了水資源短缺。
承轉: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對自然資源利用的廣度和深度擴大了。隨著人口的持續增長,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水資源短缺形勢越來越嚴峻,如何合理利用水資源呢?
第三部分 合理利用水資源
探究一:解析以色列水資源利用的成功之處
1、以色列的自然環境適應發展農業嗎?
答:不適合,只有小部分是地中海氣候,其余多數為熱帶沙漠氣候,常年干旱少雨,不適合于發展農業
2、以色列如何將水資源由少變多?
答:1、開源:海水淡化;2、節流:采用噴灌與滴灌技術、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等
3、從以色列發展農業的奇跡中,對中國西北農業發展有何啟示?
答:采用噴灌與滴灌技術,發展節水農業
探究二:解析咸海的憂慮
1) 咸海憂慮什么?
答:咸海的面積不斷減少
2) 導致這種后果的原因是什么?
答: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為的原因,但主要是人為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人類無節制的地灌溉,特別是從咸海的兩大入湖河流——錫爾河和阿姆河中提水,導致咸海水量大減,湖面面積不斷縮小。
3) 產生怎樣的后果?
答:使該地區大量動物滅絕,位于咸海湖濱的城鎮出現飲水短缺問題,傳統漁業衰落等問題。
探究三:我國華北平原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以及解決措施
原因:
1.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是導致華北地區水資源緊張的主要原因。
2.人口增長過快,工農業發展迅速,加劇了水資源緊張程度。
3.水資源綜合利用率低,浪費和污染嚴重。
4.生態環境惡化,干旱頻率加大。
解決措施:
1.加強對水資源的綜合管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
2、跨流域調水工程是解決華北地區水資源不足的根本途徑。
3、大力發展節水農業,積極推廣耐旱作物;改革灌溉技術,如實行管道輸水、噴灌、滴灌。
探究四:調查陳埭水資源狀況(題目由各小組討論自行確定)
本節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水資源有廣義和狹義之分,人類容易利用的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只是水資源的一部分,加上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使許多地方不同程度地缺水,制約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與人類活動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但科技進步又能對水資源的利用上又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如修建水庫、海水淡化等,然而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的短缺,因此必須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途徑主要是開源、節流。但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要根據各地方的實際來采取開源節流等相應措施,才能令水資源“以少變多”,促進水資源的持續利用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