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5.5 工業生產活動 教學設計
請同學們讀圖5.22。
一、工業的投入—產出(板書)
請同學們對比農業的投入—產出情況,分析兩者之間有哪些相同點與不同點,并以天脊集團公司(原山西化肥廠)為例詳細說明。
回顧農業生產活動,其投入的要素主要有自然要素(光熱、水土和地形)和社會經濟要素(勞動力、生產資料、科學技術等),同樣在工業生產活動中,對這些要素的投入也不可少,只是投入要素的重點對象與農業的差別較大。下面我們以天脊集團這一企業為例,了解其投入要素:
1.投入要素(板書)
土地:要有一定數量的土地供建廠定址,就地形而言,一般的工業企業要選在較平坦處,既方便工業生產的安排,又方便人們的生活及交通。天脊集團公司就選址在潞城東部的平川地帶。占地350公頃。
勞動力:工業的生產活動,自然離不開工人,即勞動力,其中包括科技人員。天脊集團擁有職工人數8000人左右。(8000人)
水源:一般工業生產都離不開水源供應,這就要求有比較近便的,豐富而優質的水源作保證。天脊集團就靠潞城的華北第二大泉水──辛安泉水來滿足工業生產與工人生活的需要。
資金:這是工業企業建廠的一個必要條件,并且要有一定流動資金以維持工業的正常運行,包括購買原材料和機械設備。天脊集團1983年建廠時,國家投資十幾億元人民幣,于1987年建成投產,它是我國引進的第一套以煤為原料的大型現代化工廠,是亞洲最大的復合肥生產基地。
能源:能源是工業的動力,工業的發展離不開能源。天脊集團的能源得益于附近的漳澤電廠的供給,此外,天脊集團內部還建有發電機組,以滿足能源的供應。
原料:工業生產就是將原料加工、改造而制成新的產品的過程,沒有原料,就成了無米之炊。天脊集團就是利用我省的煤炭資源而進行工業生產的。
零部件:作為工業機械的零部件也是工業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尤其是關鍵性的零部件,否則很容易引起工業的停產。天脊集團的主要設備是從德國引進的比較先進的設備,技術性能較高。
此外,對工業企業的生產投入的要素還有技術、管理制度、政府政策等多種要素。
總之,與農業相比,工業除場地(土地)和水源外,對自然因素一般不要求更多的投入,這使得工業生產在地域上比農業生產靈活得多,并且除極少數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工業(如甘蔗或甜菜制糖工業)外,絕大部分的工業可在任何季節進行連續生產。現代工業生產手段日新月異,生產工藝不斷創新,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越來越短,為此,工業企業要求得到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大科技的投入,一方面研制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等,另一方面加強對工人的業務培訓。
2.工業產出(板書)
工業產出指經工業過程所生產出的各種產品,包括兩部分的內容:一部分是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如食品、服裝、電視機、電冰箱等,另一部分是用來滿足生產的需要,如鋼鐵、機械、化肥、農藥等。上面所舉天脊集團的產品就是用來滿足農業生產使用的化肥(合成氨、高效氮磷復合肥等)。
不同的工業,其投入因素在總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有很大的差別。工業如果加大某一種因素的投入量,則會相對降低其他因素的投入量。不同地區和不同的工業部門,由于工業生產的社會、經濟、技術條件的差異,以及工業生產的性質不同,對工業生產投入的主要因素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