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活動:p52(讓學生思考、分析)
我國內蒙古、新疆等地區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生產模式?
我國內蒙古、新疆地區地廣人稀、草場質量好,如果能夠加強科技應用,改善交通運輸條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場放牧業的生產模式。
第二課時
提問:阿根廷的大牧場放牧業可以獲得什么產品呢?(牛肉及其制品)
而分布在大城市周圍的牧場又可以獲得什么產品呢?(牛奶為主)展示乳產品的圖
承上啟下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乳畜業。
板書:二、乳畜業
講述:乳畜業隨著城市發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場的商品化、集約化畜牧業地域類型,其生產對象主要是奶牛。
提問:1、乳畜業產品的種類有哪些?(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黃油和奶酪。)
2、乳畜業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呢?展示世界乳畜業分布圖
北美洲五大湖周圍地區、西歐、中歐以及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
多緊鄰消費市場(由于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貯藏,且運輸不便)
目前,世界上許多大城市都有奶牛農場分布于市郊。我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圍也發展了乳畜業。
3.典型代表----西歐乳畜業
展示圖3.19和圖3.20
活動:p53,(讓學生思考、分析)
1)分析西歐乳畜業的形成因素。
(1)飼料因素:為什么西歐有適于養牛業需要的多汁牧草? (提示:從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分析。)
氣候溫涼、潮濕,多雨多霧,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這種氣候條件不利于糧食作物的生長,適宜發展奶牛飼養業,形成了歐洲人以肉奶等高脂肪、高熱量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
(2)市場因素:為什么西歐對乳畜產品有很大的需求量?
隨著經濟發展,歐洲的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的奶類消費需求大。此外,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貯藏,乳畜業就更需要近市場分布。
2)用下列材料論證你對上述問題的分析,并進一步提煉出西歐乳畜業的分布和生產經營等方面的特點。
通過材料的閱讀讓學生進行討論,然后教師歸納總結。
西歐乳畜業商品率、機械化程度高。大城市周邊以生產牛奶為主,離城市較遠的地區以生產乳制品為主。
3)把西歐乳畜業形成的區位條件,與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作一比較。(提示:可以從氣候、草場條件、市場、交通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
與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相比,西歐的乳畜業接近市場。氣候條件不同,草場質量不同,歐洲以奶牛為主,潘帕斯草原大牧場則以肉牛為主。后者遠離市場,對交通條件依賴較大。
問題拓展:提問:乳牛能不能分布在城市河流上游?(不能,會引出城市環境問題。)
總結: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3.3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一、大牧場放牧業
1.特征:面向市場,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
等干旱、半干旱氣候區
2.主要分布:美國、阿根廷 --牧牛
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養羊
3.典型代表--潘帕斯草原大牧場牧牛業
1)有利的區位條件--
2)為促進牧牛業發展,阿根廷人作了如下工作:
二、乳畜業
1、產品種類:
2、分布地區:
3、典型代表----西歐乳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