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二氧化硫的性質和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 使學生了解so2引起酸雨等環境污染的社會問題,樹立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和健康意識。
② 使學生了解so2在食品加工等領域的廣泛應用,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科價值。
③ 培養學生辯證認識事物兩面性的哲學觀點。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so2的氧化性、還原性和漂白性
難點:通過探究實驗,歸納so2的化學性質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1)對二氧化硫的認識從物質的通性、氧化還原反應的規律及物質特性這三個角度去認識、理解。
(2)采用實驗探究法。本課安排了較多的實驗來幫助學生認識二氧化硫的性質,讓學生學會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去認識物質的性質,體驗實驗探究的過程和樂趣。根據教學設計的需要,對教材中的實驗內容進行了修改。。
(3)關注化學與社會的關系。將sts的思想引入課堂,通過對酸雨等環境污染產生原因的探究和如何保護環境等問題的探討,讓學生以更廣闊的視野看待科學的價值,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關心社會的積極態度,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
(4)根據時間安排和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對教材中的各目欄進行詳略不同的處理,并合理利用這些欄目來設計教學思路。
七、課前準備:
(1)多媒體素材準:酸雨的危害, 二氧化硫漂白食品,
城市空氣質量報表,二氧化硫中毒示意圖。
(2)學生實驗用品(25組)
提供的試劑有:
①探究so2 酸性氧化物的性質:
飽和so2水溶液 naoh溶液(0.5 mol/l) ba(oh)2溶液(0.5 mol/l) hcl溶液(1 mol/l) bacl2溶液(0.5 mol/l) 大理石
nahco3溶液(1 mol/l) 酚酞試液 石蕊試液 ph試紙
②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酚酞試液 石蕊試液 品紅溶液
ph試紙 月季花
③探究二氧化硫的還原性:酸性kmno4高錳酸鉀溶液(0.1 mol/l)、
溴水(0.1 mol/l)、雙氧水(5%)
④煙花 、爆竹引爆后的氣體產物中二氧化硫進行檢測實驗: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0.05 mol/l) 、
塑料瓶(帶導管單孔橡皮塞、內裝沙)、小爆竹
八、教學過程:
(一)、提供素材、確定研究對象,導入新課:
1、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和播放與酸雨有關的圖片和短片,以及二氧化硫漂白食品,讓學生在觀看圖片和短片中思考以下問題:
①、本節課研究對象是什么?
②、從材料中你能大體了解到此物質的可能有哪些性質和作用?
通過觀看素材:①,學生將了解so2到社會生產,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系,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之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欲,
②通過觀看素材,使學生知道“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