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二氧化硫的性質和作用》
問題六:紫色的高錳酸鉀溶液中加入so2水溶液,褪色了,是漂白嗎?請設計實驗證明你的結論
對前面所學的氧化還原知識進行鞏固和應用。培養學生類推能力。
問題七:空氣中也有強氧化劑,so2排放到空氣中可能發生什么變化?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分析得出結論,并派代表發言,教師對發言進行點評。在此,教師通過so2的的還原性解釋s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的過程及其ph值的變化情況。這樣在教學內容上起到了與情景引入相呼應的效果,又能幫助學生理解酸雨的形成過程,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問題八:根據提供的試劑設計實驗對煙花 、爆竹引爆后的氣體產物中二氧化硫進行檢測?
引導學生對二氧化硫性質進行歸納總結,增加環保意識,并篩選出檢驗二氧化硫的最佳方案
通過以上so2性質實驗的探究,培養了學生的實驗探究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通過對so2性質進行分類歸納,讓學生養成了從物質類別、氧化還原和特性三個宏觀角度分析探討物質性質的思維習慣。
(四)、解決問題:
回顧so2的用途和對環境的污染,探討其防治方法。使學生形成用化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解決實際社會問題的意識,培養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體現了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觀。
九、板書設計
二氧化硫的性質與作用
1、物理性質:
2、化學性質
(1) 酸性氧化物:
(2) 漂白性:
(3) 還原性:
(4) 氧化性:
3、二氧化硫的用途
4、二氧化硫對環境的污染及防治
十、作業設計:
1.往bacl2溶液中通so2氣體是否有沉淀產生;若無沉淀,則可采用哪此措施,使沉淀產生?
此題可使學生從so2的酸性氧化物的性質,還原性的二個角度進行分析,很好地復習了課堂所學的知識。
2.so2的漂白原理與cl2(hclo)、活性炭的漂白原理有何不同。請查資料并填表:
物質
對象
效果
原因
作用類型
so2
cl2(hclo)
活性炭
讓學生對常見的漂白劑,以及它們的作用原理有基本的了解,可以培養學生歸納、整理、比較、查閱資料等方面的能力。
3.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比較
物質
so2
co2
顏色
氣味
水溶性
類型
水溶液酸性
遇澄清石灰水
氧化性
還原性
品紅試液
讓學生明白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性質既有相似之處。但也存在明顯的不同。掌握鑒別方法。
問題研討:
1教學目標設計的問題:根據新課程課堂教學實踐,在教學目標的制訂上,我感覺到一個比較大的困惑是難于根據相關教學內容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有機整合起來,以及對后兩個維度目標的具體設計。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常會感覺到“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什么時候落實,落實的效果如果,根本沒底,再者學生普遍對“知識與技能”較重視,而對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并不在乎。
2、關于教學內容處理的問題
對于教材的認識、分析與處理。大家普遍感到新教材變化很大,知識的體系與結構強調了單元模塊,量多而難于把握,難于操作,補充什么,不宣擴展什么,心中沒有數,比如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出現了氧化劑高錳酸鉀,不知是否超要求,但高錳酸鉀確實是中學階段十分重要而常見的氧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