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學案
【實戰練兵】
1.下列哪一年代是秦從一個諸侯國向帝國過渡的時間標志( )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xx年 c.公元前1046年 d.公元前221年
2.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國君先后支持變法,主要目的是( )
a.確立封建地主的統治地位 b.增強實力以贏得兼并戰爭
c.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d.順應各階層人民的共同要求
3.以下關于嬴政規定“皇帝”稱號,不正確的是( )
a.具有神化皇權的意圖 b.表明嬴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權發展的必然結果 d.體現了專制主義傾向
4.秦代確立的中央集權制的基本特征是( )、
a.皇權至上 b.“家天下”
c.權力高度集中 d.最高統治者稱皇帝
5.秦始皇說:“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求其寧息,豈不難哉?”他為解決上述問題,采取的措施是( )
a.攻打匈奴 b.修筑長城 c.推行郡縣制 d.建立三公九卿制
6.公元前2xx年,秦始皇統一嶺南后,設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轄番禺、四會、龍川、博羅4縣,郡所設在番禺(今廣州)。任囂任郡尉(因南海郡屬下縣少,是小郡,故稱尉不稱守),是為廣州建置之始。有關任囂的說法錯誤的是
a.他的職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襲 b.他事實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長官
c.他無權任免轄區內的四個縣令 d.他像以前的諸侯一樣擁有封地
7.秦《嶧山石刻》中說:“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攻戰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秦始皇針對這一問題,為使“兵不復起”所采取的措施是( )
a.攻打匈奴,修筑長城 b.實行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縣制 d.統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
8.秦朝皇帝制度的核心是( )
a.規定皇權至高無上 b.中央設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縣制度 d.頒布秦律,嚴刑峻法
9.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最突出作用 ( )
a.奠定了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