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
新課程高一歷史教材點撥及同步練習(人民版必修一)專題三(1)
一 太平天國運動
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1843年,洪秀全閱讀了傳教士梁發的《勸世良言》。于是,他按照書中的啟示,祈禱上帝,自行施洗,以示“去舊從新”,并開始傳教活動。這在他一生中成為重要的轉折點。
洪秀全一面勸人敬拜上帝,不拜祖先、邪神,不行惡事;一面于1845—1847年間寫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和《原道覺世訓》等重要著作,創立了拜上帝教教義。這些教義的內容充分反映了洪秀全反封建反清朝統治的思想。
洪秀全闡述“皇上帝”是天上人間的“獨一真神”,主宰萬事萬物,人人應該敬拜皇上帝,不拜菩薩邪神;一切妖神的代表是“閻羅妖”,“閻羅妖”是與皇上帝對立的,天下兄弟姐妹要共同擊滅之;只有皇上帝才能稱帝,人間君主不得稱帝,歷代帝王妄改皇上帝尊號是大不敬行為。這些內容明顯地表現了他對人間君主的蔑視。他還提出“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表達了要求平等、反對封建等級制度的思想。他認為當時之世已處在“夜退而日升”的時期,要變“凌奪斗殺之世”為“公平正直之世”,以實現“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
突破思路
本節課包括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從“天京事變”到天京陷落三個子目,其中的《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有選擇有重點地利用課本中的教學資源,但切忌面面俱到,以免沖淡本課的學習主題和重點。具體地說,我們可以采取這樣的突破方式:
(1)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 本部分內容涉及了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背景和前期的斗爭過程,可以適當補充反映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狀況的有關史料,引導學生進行解析,從而探究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時代原因;結合《太平軍攻占永安圖》和《北伐軍進逼京津及清政府在京師附近布防圖》,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內容,按時間先后順序,理清太平天國運動前期的斗爭歷程,從而明確太平天國運動進入鼎盛時期的標志。
(2)《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 本目理論性強、概念多,建議教師首先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教科書的相關內容,然后采用對比的方式,設計“《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之比較”的表格,讓學生邊討論邊填寫,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從而理解兩份文獻各自追求的目標和體現的階級特色。
附:《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之比較
類別 背景 時間 內容 評價
《天朝田畝制度》
《資政新篇》
(3)從“天京事變”到天京陷落 這部分內容主要涉及了太平天國后期的斗爭及太平天國運動的評價。關于太平天國運動的后期斗爭,可以結合《保衛天京的太平軍炮擊清軍水師的場景》等圖畫,結合教科書內容,按時間先后理清太平天國運動后期的主要斗爭即可。至于對太平天國運動的評價,教學時要始終扣住兩個問題進行處理:一是太平天國運動所處的時代;二是太平天國運動的階級屬性。
歷史回眸一、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
1.1851年初,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率眾起義,建號太平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