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
材料三:1862年5月10日,英法軍隊以軍艦大炮打敗太平軍,占領了寧波港。5月16日,夏福禮給普魯斯的報告說:“本月10日上午10點左右……對寧波港的轟擊開始了,連續炮擊約5小時之久,結果打敗了太平軍,并把他們趕出城。就在太平軍撤離寧波的那天晚上,我們立刻把滿清官員送去衙門復職,并把寧波正式移交給他們。”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二指出,法俄要求“幫助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的目的是什么?曾國藩對此持何態度?他為何持此態度?
。2)從材料一到材料三,英國對華政策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3)綜合上述材料,你得出了哪些認識?
參考答案:(1)目的:與英國爭奪中國沿海市場。態度:既同意而又主張緩期聯合。原因:為鎮壓太平天國,挽救清朝統治,同意法俄幫助;但由于與西方列強又存在矛盾,對其存有疑慮,因而又主張等待列強控制太平天國統治區域后再與之聯合。
。2)變化:從“中立”到幫助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原因:一方面,太平天國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反對外國干涉中國內政;另一方面,清政府通過《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向列強出賣民族利益,滿足了侵略者的要求。
。3)西方列強無論是“中立”還是支持清政府,都是為了維護在華既得利益;中外反動勢力為了各自的利益,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是必然的。因此,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必須既反封建又反侵略。
12 概括指出《資政新篇》的主要內容,并加以簡要評價。
參考答案:(1)主要內容:主張向西方學習,進行經濟、政治和文化改革;主張中央集權,反對結黨營私,廣開言路;主張仿效西方資本主義的某些制度,發展工礦、交通、郵政、金融、水利等事業,準許私人開辦工業,獎勵科技發明,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來,興辦學館,建立醫院,設立社會福利機構。(2)簡要評價:這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一個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當時中國人向西方尋找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由于缺乏相應的社會基礎和實施的條件,加之當時處于戰爭環境,因此,《資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
13關于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史學界大致有兩種觀點:(一)太平天國是單純的、舊式的農民戰爭;(二)太平天國是“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農民戰爭”,已經不是單純的、舊式的農民戰爭了。請按照自己對課本的理解,說明你同意哪種看法并闡述其理由。
參考答案:(1)同意第一種觀點。理由:①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原因主要是由于清政府政治腐敗,賦稅沉重,土地兼并嚴重,階級矛盾激化而引起的,加之自然災害嚴重,這與歷史上許多舊式農民戰爭的起因基本上一樣。②太平天國運動同歷史上許多舊式的農民運動一樣采用落后的宗教方式來動員和組織群眾。③太平天國運動的指導思想主要是農民階級千百年來的平均主義思想,沒有先進的科學革命理論指導。領導階級主要是農民階級,沒有先進的階級領導。④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斗爭矛頭指向封建統治者。其革命綱領《天朝田畝制度》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一個絕對平均的小農經濟社會,這只是幾千年來反封建的一種延續,并沒有超出農民戰爭的范疇。⑤太平天國運動政權組織形式沿襲了封建君主形式,領導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矛盾尖銳,這充分反映出農民階級的落后性。所以,太平天國運動雖然具有一些新的特點,但它基本上沒有超出舊式農民戰爭的范疇,還是一場單純的、舊式的農民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