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教學設計(二)
師:正如大家總結的,中國舊時代的教育場所主要是私塾和書院,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四書五經等封建儒家思想典籍。洋務運動興起,需要了解更多的西方科學技術,這對翻譯、科技、軍事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急需培養這些方面的人才。那么洋務派是如何培養人才的呢?
生:(概括總結)
師:洋務派在培養人才方面主要有兩項措施:一是創辦了新式學堂,培養的人才涉及翻譯、軍事和科技等各方面,這些近代學堂的出現,是文化教育領域中前所未有的事物。二是派遣留學生,洋務運動興起后,才有計劃地向美、德、英等國家遣留學生,他們中的不少人,正如教材所介紹的,在以后的政治、軍事、外交和經濟文化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學們通過以上內容,了解了有關19世紀60~90年代洋務運動的內容,你們對洋務運動怎樣評價呢?(組織幾名學生分成正、反兩方以課本提供的資料進行辯論。正方的觀點是洋務運動包含許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國成功地邁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正的觀點是洋務運動并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最終也只是以破產告終)生:(學生聽取正反雙方的辯論,然后根據課本上提供的史料、教學等內容發表自己的意見)師:(對發言的同學進行歷史材料運用方面的指導)反方同學認為,歷史給進行了30多年的洋務運動以檢驗成效的機會,今天我們可以從實際的效果對洋務運動進行評價,結論是洋務運動以破產告終,沒有給中國帶來富強的前途。反方發言的同學有兩個依據:從對籌劃海軍的結果來看,有的同學以1883年~1884年的中法戰爭清王朝以勝求和、1894年~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清王朝以簽定屈辱的《馬關條約》告終為依據,認為這些戰爭的結果至少說明洋務運動中的增強國防力量的主張根本沒有實現。從軍事工業的生產情況來看,有的同學以課本上提供的對江南制造總局的產品質量介紹的文字作依據,證明軍事工業雖然建立起來,但評價洋務運動的成果,更要從其實際情況來分析,以上材料證明洋務運動中的軍事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效果不佳,更證明了洋務運動的不足。反方同學認為評價一個事物主要要通過現象分析本質,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維護清王朝的統治,這注定了洋務運動的破產。
師:請大家思考:反方同學所說的洋務運動的破產,破產指的是什么呢?
生:(討論回答)
師:對,我與大家的觀點一致:洋務運動的自強求富;未能做到將侵略者趕出國門、收回被侵占的權利,這正是洋務運動的破產之處。
師:(對正方同學的觀點進行歸納)正方同學很好利用了課本提供了的大量材料,從幾個方面論證了洋務運動給近代中國帶來的新的內容,證明了洋務運動給中國封建社會軀體中注入了一些新鮮的血液。從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方面看,正方同學以江南制造總局生產的產品為例,證明了這批軍事工業引進了西方國家的科學生產技術,培養了一些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以輪船招商局收買美國旗昌公司的例子、湖北織布局的產品的長江中下游數省暢銷的例子,說明洋務辦的民用企業對外國經濟勢力擴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從軍事方面看,正方同學認為,沒有洋務運動,就不會有左宗棠平定阿古柏的叛亂,收復新疆;就不會有馮子材的鎮南關大捷;就不會有甲午黃海海戰中重創日軍的戰績。正方同學認為對洋務運動中軍事方面的評價,應放在較長的時間內進行評價的觀點是十分正確的。正方同學高度評價了洋務運動中洋務派舉辦的近代教育事業,認為教育事業的初步發展,促進了西學在中國的影響;預習過課本的同學還指出洋務運動興辦的民用企業,使一批官僚、地主開始投資近代工業、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中國封建經濟也起到了一定的解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