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教學設計
11 當東方的君主專制制度推向頂峰的時候,西方國家正( )
a.進行反封建的思想革命 b.開辟新航路
c。進行政治革命確立民主政體 d.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綜合運用】
12.下列現象,哪一項發生于明代?( )
a.相秉社稷之重,總百僚之任
b.置使以總國計,應四方貢賦之入,朝廷不預,一歸三司
c.內閣職參機務,今止票擬,而裁決歸近司
d.威命所寄,不于內閣而于軍機處,蓋隱然執政之府矣。
13.明清時期我國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點,下列哪一現象不符合當時君主專制強化的特點?( )
a. 皇帝直接統領六部
b.明中葉后,大學士具有票擬資格,但是否被采納取決于皇帝的批紅
c.清初軍國重務一般都由議政王大臣會議定奪
d.康熙帝設南書房參與機務,替皇帝起草諭旨
14.某一本歷史著作有這樣的敘述:“在萬歷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學士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對其中的一人咨詢較為頻繁,但從名義上說,他和另外的幾位大學士仍處于平等的地位。這以后的情況發生了變化,張居正名為首輔或稱元輔,其它大學士的任命則出于他的推薦,……”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
a.漢代內外朝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內閣制 d.清代設軍機處
15.請你讀一讀下面這段史料:
“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政歸六部,以尚書任天下事,侍郎貳(副)之,而殿閣大學士只備顧問。帝方自操威柄,學士鮮所參決。”
——引自某史書《職官志》
請回答:①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變化?文中的“帝”指誰?
②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六部的最高長官對誰負責?
③材料中“帝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開放創新】
16.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畫,于事穩便,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人之慮也。且日斷十事,五條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繼月,乃至累年,乘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貞觀政要•政體》
材料二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我朝罷相,設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
——摘自《明史記事本末》
回答:
①據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與明太祖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有何不同?各是怎樣做的?
②綜合上述材料,比較唐朝、明朝皇權與相權關系的異同。
17.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1689——1775)在其《論法的精神》一書中曾這樣評價當時中國的君主專制:“中國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讓人民做些事情,政府與其說是管理民政,毋寧說是管理家政。中國的專制主義,……用自己的鎖鏈武裝了自己,而變得更為兇暴。”“因此,中國是一個專制國家,它的原則是恐怖。”
你同意孟德斯鳩的觀點嗎? 當時中國君主專制的強化對中國社會發展產生了什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