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農耕時代的手工業
a從陶到瓷的過渡開始于新石器時代
b青瓷技術要求比白瓷的更難
c隋唐時期白瓷進入了成熟期
d景德鎮在元代成為"瓷都"
答案:c
解析 中國古代手工業發達,在世界上居領先地位,本題主要考查中國制瓷業的發展歷程。
3、考點三:手工業的形成 及其發展
學法指要:自耕農經濟是中國古代社會主要的經濟形態,是封建社會的賴以生存的基礎。手工業始終為農耕經濟的發展服務而處于從屬地位。了解手工業形成的社會條件及其發展狀況。
思維開放線 (1)在遠古社會以制陶、麻紡織為主的原始手工業是跟原始農業結合在一起。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原始經濟的相對繁榮,原始手工業的地位日益重要。所以原始社會晚期,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
(2)中國古代手工業主要有官營、民營兩種主要經營形態。官營手工業,主要生產武器等軍用品和供宮廷、官府使用的生活用品。在資金、人才、技術和經營規模上占有絕對強勢,在明朝中期以前一直占據了主導地位。民營手工業由民 間私人經營,主要生產民間消費品。在以農為本、以工商為末的古代社會,民營手工業發展艱難。明代中葉以后,在很多行業中私營手工業超過官營手工業,占據了主導地位。
案例拓展園:官營手工工業在古代手工業生產中占優勢,它的主要特點是 ①生產規模大,范圍廣,分工細致 ②主要生產武器和供官府、貴族消費的生活用品 ③占據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優勢,生產不計成本 ④主要是為市場生產精美商品和為對外貿易提供精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對所學歷史知識進行分析、歸納,認識相關歷史史實,形成正確的認識。本題考察中國古代手工業經營的形態和特點,官營手工業不是為市場生產產品,主要是為宮廷、官府和貴族生活服務。
4、考點四: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特點:
學法指要:農業和手工業是古代中國社會經濟的兩大支柱。盡管中國古代的手工業很發達,在世界上曾經居于領先地位,但是,手工業作為服務于農業文明發展的從屬地位一直沒有發生改變。從生產力、社會環境等各方面的因素總結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特點。
思維開放線 (1)官營手工業、私營手工業兩種經營形態并存。官營手工業長期占據主導地位,但呈現不斷萎縮狀態;私營手工業不斷發展壯大,到明朝中后期逐漸占據了主導地位。
(2)中國古代的手工業生產,地域分布廣泛,生產規模巨大,分工細密,產品種類多,生產技術先進。
(3)中國古代的手工業,長期領先于世界,產品遠銷亞歐非地區,廣受贊譽。
(4)手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與工場手工業的出現。從經營的方式來看,私營手工業經歷了由家庭手工業到作坊工業,再到工場手工業的經營方式的轉變。到明朝中后期,在私營手工業中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5)經濟重心南移與工業分布的相應變化。中國古代的經濟重心,起初在北方,以后逐步移至南方。大約到南宋時期,我國的經濟重心完成了從北方到南方的變遷。隨著經濟重心的轉移,有不少工業部門、工業制品的主要產地,也從北方逐漸轉移到南方。這種情況,在中國古代絲織業地區分布的變化中表現得最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