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文明進程
高中《歷史必修1·政治史》復習綱要(僅供參考)
中國政治文明進程
世界政治文明進程
時代
特征
內容
中
國
早
期
政
治
制
度
夏
(前2070----前1600年)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緣關系和濃厚的專制色彩。
① 夏朝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始創王位世襲等制度。
商
(前1600
----前1046年)
② 夏商時期實行王位世襲制,代替了原始社會時期的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③ 夏商時期已經有了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國家行政管理制度。
西周
1.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國,廣建諸侯,以藩衛宗周。”)
2.西周的宗法制
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
世襲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構成了夏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的主體,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體現就是分封制。
影響: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于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春 秋
(前770-前476年)
社會大變革,從奴隸制度過渡到封建社會
1.諸侯爭霸
2.齊國管仲改革、魯國“初稅畝”、魏文侯改革、楚國吳起變法
古
代
歐
洲
民
主
政
治
古希臘的民主政治
1. 古希臘的城邦制度(前8~6世紀)
2. 雅典民主政治
奠定基礎:梭倫改革
確立民主:克利斯提尼改革
黃金時期:伯利克里改革
民主政治條件:①保證城邦的獨立和發展②小國寡民體制的產物③奴隸勞動提供了物質保證④亞非文明的影響
2.民主政治的作用:①鑄就了希臘人的民族性格②在眾多文化領域取得輝煌成就
奴隸制民主政治的實質: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少數人的民主
特征:全民參政、公民平等、法律至上、輪番而治
階段特征
中央官制
地方行政
認 識
中
央
集
權
制
度
的
形
成
發
展
戰國:萌芽)(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制度確立
1.戰國七雄
2.封建制度的確立:
3.各國變法(秦國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建立縣制
中央集權制度的基本內容包括:①皇帝制。②中央行政制度。③地方行政制度,其核心是集一切權力于皇帝。
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是:①皇權至上原則。②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③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④皇帝從決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獨斷權力。⑤宣揚“君權神授”。⑥思想文化的專制統治。
在中央集權制度下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現為:①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②皇權與相權矛盾(中央政府內部矛盾)。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從漢至元中國政治制度屢經變化,不斷發展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在中央政權中,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中,中央嚴格控制地方政權,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須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最后聽命于君主。中央對地方實行多層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層行政組織長期穩定,人身控制嚴厲,地方沒有相應的自主權,對中央和君主絕對依賴,難以實施有效治理。
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
(1)積極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于維護祖國統一與領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和經濟建設,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③在統一的環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