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文明進程
2.日本全面侵華
全面進攻階段(1937.7—1938.10)
a. 七七事變
b. 八一三事變
c. 南京大屠殺
d.占領華北、華中、華南大片領土。
全民族抗日,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
國民黨:組織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
中共:1。開辟抗日敵后根據地,并配合正面戰場作戰(洛川會議、平型關大捷)
2.毛澤東:《論持久戰》(1938年)
相持階段(1938年
a. 大掃蕩、
b. 潘家峪慘案
c. “七三一部隊”
國民黨:棗宜會戰、豫湘桂戰役、遠征軍赴緬作戰
中共:反掃蕩、百團大戰、三三制政權、大生產運動、整風運動。
反攻階段(1944年—1945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中共:七大召開(1945毛澤東作《論聯合政府》;確立毛澤東思想
為黨的指導思想。)
解放戰爭時期(1945.9
~1949.9)
主要矛盾是中國人民同美帝國主義支持的國民黨的矛盾。中共領導人爭取和平、民主,反抗美蔣獨裁統治,贏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束。
國民黨:
1.國民黨軍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1946。7)
2.國民黨軍重點進攻山東、陜北解放區(1947)
3.蔣介石元旦“求和”
國共和談,南京政府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簽字。
中共:
1.爭取和平、民主(重慶談判、國共簽署《雙十協定》、舊政協)
2.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
3.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1947年)
4.劉鄧大軍挺進中原
5.發動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6.百萬雄師過大江
7.占領南京、進軍全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
意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標志著中國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歷史從此結束。人民期盼的獨立、統一的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即將誕生。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具有世界意義的偉大勝利。它改變世界政治格局,壯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爭的士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勝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勝利。
現
代
社
會
主
義
中
國
的
政
治
建
設
現
代
中
國
的
政
治
建
設
與
祖
國
統
一
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1949.10—1956年底)
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政協1949.9)
a.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
b.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c.改北平為北京,為新中國首都,《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采用公元紀年。
2.新中國的成立
開國大典
新中國的成立的意義:①開啟了中華民族發展的新紀元。②結束了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③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成為國家的主人。④標志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已經結束,進入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⑤(國際地位)——是繼俄國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之后世界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十年(1956—1966年)
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創立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確立: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意義: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社會主義民主的廣泛性。
完善:二屆人大(1959年)
三屆人大(1964年)
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