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教學設計
課堂探究議一議:
圓明園方案并表決,是重建還是保留原貌或其他的方案,請各自說明理由
從政治、經濟、科技、制度等角度或從內因、外因分析中國戰敗原因。
引導學生如何讀取圖片信息:注意圖片上的文字、人物神態衣裝、背景等
掌握戰爭原因的分析方法:從主觀、客觀,內因、外因,國內、國際形勢等方面分析。
條約及危害
|
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過程
展示;
相關圖片
兩次鴉片戰爭后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列表比較各條約內容,剖析其對中國的危害
展示地圖,指出沙俄侵占中國領土概況
1、英、法、美、俄各從中國奪取了哪些特權?
2、列強怎樣擴大在華侵略權益?
中國又是如何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英國侵占香港三步曲(條約及割地)?
4、近代兩次科技革命造就了一批強國,古老文明的中國為什么落伍了?
5、“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應如何吸取“落后挨打”的慘痛教訓,開拓進取,奮發向上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從宏觀上把握事件的相互關系:戰爭是手段,簽約是目的,列強發動戰爭是為了簽約獲得侵略權益。
分清歷史事件的現象與本質
比較能力的培養,分析條約,列強不斷擴大的侵略權益及對中國危害步步加深。
激發學生愛國、向上的情感。
同桌討論比較:各條約內容及危害,注意條約新增加的侵略權益。
從政治、經濟、外交方面找出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的條款。
請同學們用一句話概括學習本課的啟示—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是硬道理、弱國無外交、以史為鑒、與時俱進、保護世界遺產、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引導學生學會細心觀察事物。
區分歷史現象與本質
培養分析比較能力
學會論從史出,史論結合,說明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中國人民悲壯的抗爭
展示圖片
講述愛國官兵和人民群眾抗爭的典型事例。
展示“鴉片戰爭中壯烈犧牲的清朝愛國將領一覽表”
播放視頻《三元里抗英》
人民群眾和愛國官兵的奮起反抗與清政府的妥協投降說明了什么?
如何理解張維屏關于三元里抗英的詩歌?
近代反侵略斗爭中為國捐軀第一人是誰?
三元里抗英有什么重要意義?
富于反抗精神的中國愛國軍民和妥協投降的清政府形成鮮明對比,理解近代中國的怪圈:洋(列強)怕民(中國人民),民怕官(清政府),官怕洋。
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從課文中找出反侵略的事例
講述虎門銷煙。
聯系現實討論:毒品危害大,為何今天還不能禁絕?
討論:我們用什么行動來學習先人偉績報效祖國?
學會對比分析:
中國愛國軍民的抗御侵略的情形,同清廷動搖不定、最終妥協投降以及琦善、奕山之流投降派典型人物的丑惡行徑予以揭示。
知識拓展
觀察圖片,分析理解教材中所引“謠諺”詩歌
材料信息如何提煉并運用所獲信息解決歷史問題?
材料處理能力的培養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點撥。
解題指導:材料解析題的解題技巧
小結
課件展示本課知識點(見教學結構)
要求學生從宏觀上把握本課知識構架,培養歷史思維。
學生回顧知識,構建知識框架。
形成完整的知識的整體性、結構性和系統性。
權力結構的變化
經濟結構的變化
思想領域的變化
文化教育的變化
總理衙門的設置、總稅務司的設置、
漢族官僚勢力的上升
洋務運動,近代軍事和民用企業的出現,民族工業興起
西學東漸
設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