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 ;
, ;
, 。
綠色消費是以 為主旨,核心是 。
【溫馨提示】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自學過程中你還有什么發現、有什么疑惑?請及時把你思維的火花記錄下來,以便與其他同學討論、共享。
一、互動探究: 每一發奮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賞賜。親愛的同學,請你參與討論,合作共享。
1、媽媽最怕給女兒買衣服,女兒想買的,媽媽不愿意,媽媽想買的,女兒看不中。每次都鬧得不歡而散。媽媽認為,穿衣服不能太張揚,和周圍的女孩打扮的一樣才好。女兒堅決不同意:“同學都穿這樣的衣服,我不要!”她總是挑選那些和別人迥然不同的衣服。
媽媽和女兒的消費心理有什么不同?怎樣評價她們的消費心理?
(1)媽媽的消費屬于從眾心理,有這種消費心理的人,消費時往往會不由自主地仿效他人,其消費行為受別人評價的影響和別人行為的帶動,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消費心理。
(2)女兒的消費屬于求異心理。具有這種消費心理的人,通過消費個性化的商品來展示個性,表明與眾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動新產品、新工藝的出現,但展示個性應考慮社會的認可與代價。
2、觀點一:西方一位經濟學家曾以蜜蜂作比喻,說在蜜蜂的社會里,奢侈之風盛行,各行各業都興旺;當節儉之風代替奢侈之風后,社會反而衰落了。他由此得出結論:個人的劣行也會推動社會進步。
觀點二:我國古語: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請辨析兩種觀點。
(1)觀點一看到了消費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有合理的一面。但過分夸大了消費的作用,以致于鼓勵人們鋪張浪費,是錯誤的。
(2)觀點二強調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反對鋪張浪費,是正確的。但忽略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意義,忽略了消費對社會生產的促進作用,是錯誤的。
(3)我們應該把二者結合起來,既要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又要提倡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才能推動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