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責任:對人民負責學案
問題:對人民負責原則在溫總理身上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探究三:
我居住的小區下面去年開了一家超市,自從開張的那天起,我們就開始承受無窮的聽覺“污染”。每天的早上八點到晚上十一點,那家超市不斷的重復播放高分貝的“垃圾”歌曲。如果是休息日,那種滋味真是“生不如死”啊。
問題:遇到這個問題時,你該怎樣求助政府解決?
知識拓展:
一、解讀一個市長的承諾:(書本39頁 探究與共享)
1、市長最關注的是政府要搞好公共服務。市長的各項承諾意味著作為政府應該更多地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
2、正是因為有了市長的承諾,才會使更多的人實現了就業和再就業;使更多的人解決了飲水困難、交通不便的狀況;使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等。
3、市長承諾的目的是政府要切實履行職責,增強服務職能。通過職能的行使是更多的人享受到政府的服務,使人民真正感受到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
這樣公開承諾,一方面,有利于廣大市民更多地了解我們的政府,相信我們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從而積極支持政府的工作。另一方面,使政府的職能履行情況置于群眾監督之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從而不斷增強服務意識。
二、名詞點擊:
行政裁決是指行政機關或法定授權的組織,依照法律授權,對當事人之間發生的、與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與合同無關的民事糾紛進行審查,并作出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并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行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通過行政救濟途徑解決行政爭議的一種方法。
行政訴訟是一種訴訟程序法,是資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并建立資產階級國家以后的產物。主要是確定訴訟參加人的法律地位和相互關系的法律規范。 從學理上說,行政訴訟法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狹義上的行政訴訟法也稱形式意義上的行政訴訟法,特指由國家立法機關依據立法程序所制定的,通常被稱為“民告官”。
參考答案:
【訓練案】
dda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