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發展經濟與改善生活
2、通過城鄉間、地區間經濟的協調發展,使全體人民共享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成果 師:剛才我們已經通過資料的展示、大家的討論認識了要實現社會生產目的兩種方法。下面我們再來聽一個故事,體會一下還可以通過什么途徑達到同樣的目的 【多媒體演示】 “吃蛋原理” 一戶人家養了一只母雞,每天下一個蛋。對于這戶人家來說可有3種消費方案: 一是堅持一天吃一個雞蛋; 二是把雞殺了吃了; 三是堅持在一段時期少吃雞蛋,省出10個,孵出小雞。如果成活8只,有4只母雞,4只公雞,過上些日子,這家人一天可吃上5個蛋,遇上特殊的日子還能殺只公雞改善一下生活! 〗處煟喝N方案哪一種最好?為什么?學生:略教師:第一種不失為保守之策,但平衡中蘊藏著危機,實則落后;第二種只顧眼前不顧長遠,無異于殺雞取卵;第三種最好,雖然一定時期內影響了消費,不能每天吃一個蛋,但能保證以后有更高的消費水平。的確第三種方案最好,這在經濟學中被稱為“吃蛋原理”。如果主人堅持下去消費水平就會不斷提高,積累也會越來越多。所以適當的積累不會壓制消費,反而會促進消費水平的提高。這其實反映了積累和消費的關系。由此,要保證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消費持續增長,就需要有一定的積累。通過積累來增強經濟發展后勁。下面請看圖表【多媒體展示】XX年——XX年我國gdp增長率與稅收增長率的比較師:圖表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 生:略師:大家回答得很好。為什么稅收增長率總高于gdp的增長率?生:略師:國家要發展,要實現其職能,必定要有財力上的支撐,而稅收是國家最穩定的財政收入來源。所以,只有稅收增加,這個物質保證越充足,國家、政府也就能更有力地促進經濟的發展;促進科教文衛事業的發展;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從而實現社會生產的目的。國家要有積累,那么企業呢?如果有這樣一個企業,在XX年取得了800萬元的利潤,年終時會不會把它們全部分配給職工?為什么?學生:略師:不會。如果這樣,生產就沒有了后勁,它不能擴大生產規模,也沒資金進行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職工的收入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偏離了社會生產的目的。因此作為企業,應該把利潤的一部分留在企業,作為發展基金。企業是如此,再看看我們的家庭。我們父母對消費后的余錢一般是怎么處理的,大家知道嗎?生:略師:可以存在銀行里,也可以買債券,買股票。這樣對家庭、國家產生什么有利的影響呢?生:略【學生活動】做p46“操作平臺”【教師總結】對家庭來說,起到增值的作用,提高了收益;對國家來說,為經濟建設籌集了資金,提供了物質條件。所以,歸結起來,我們家庭儲蓄、購買債券股票也是在為社會作積累,最終是為了社會生產目的的實現。因此,依靠國家、企業、家庭的積累,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增強了后勁,保證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3、通過積累來增強經濟發展后勁,保證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歸納:社會積累基金主要來源于三個渠道:政府的財政渠道、企業的利潤留成和居民的一部分消費基金的轉化。 【總結】 規劃節選: 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普遍提高,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衛生和環境等方面的條件有較大改善。要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從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入手,更加注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發展社會事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更加注重社會公平,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