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環境的專題教學設計
(二)影響網絡教學設計的主要因素
1、學習目的
不同的理論對學習目的有不同的看法。客觀主義認為,學習的目的就是獲取知識。而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的目的是建構有意義的知識體系(即理解)。如reigeluth(1999)認為,教學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建立一個設計良好的、穩定的認知結構,這個認知結構能夠為更高層次的學習打下基礎。不同的學習目的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
2、學習內容(專題內容)
不同的學習內容需要不同的教學策略。學習內容的結構也將影響教學策略的選擇。結構主義從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知識的增長角度強調學習內容,學習內容是在一個真實可信的環境中被引入的。學習者在建立獨特的知識結構時,對內容的排序是隨學習者的不同而不同。這一點,正是使基于建構主義和基于信息處理理論的教學得以區分開來。
3、學習者特點
要設計有效的網絡教學,還必須考慮學習者的特點,如學生的年齡、發展水平、認知特點、學習動機、知識基礎、社會背景等。
4、網絡技術
網絡教學的發展還與通訊、互聯網和網絡技術的進步有密切的聯系,這些技術因素也將影響網絡教學策略的應用與實施。
三、網絡環境專題教學設計的特點
網絡環境的專題教學設計是指在于網絡環境下,圍繞某一專題性教學內容所進行的系統性的教學設計活動,這種教學設計將過程與資源、模式與效果、課堂與課外綜合起來,具有系統性。由于“專題”內容是由多個“單元”構成的,每一“單元”又是由若干“課時”組成的,因此專題教學設計的基本思路是“專題→單元→課時”,其重點是“單元”的設計,并通過“單元”的教學改革來體現“專題”教學研究的理念和效果。因此,專題教學設計的基本特點是:
1、教學內容的專題性
網絡環境的專題教學設計針對特定的教學專題,這些教學專題可能是同類型的知識內容,或者是同一領域的相關知識,其設計重點在“單元”而非“課時”,評價重點也在“單元”而非“課時”,與以往的課堂教學設計不同。
2、設計內容的系統性
網絡環境的專題教學設計的另一特點是系統性。這種系統性一方面是體現在設計環節上,它包括圍繞該專題的所有教學活動與教學過程的設計,如總體設計與具體設計、課堂設計與課外設計、教的設計與學的設計;另一方面是體現在設計內容上,它綜合了教學模式、教學資源、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方面的設計。
3、信息技術應用的網絡化
網絡環境的專題教學設計要體現網絡技術的應用,發揮網絡技術的教學優勢,使網絡技術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服務。
四、網絡環境專題教學設計的內容與方法
網絡環境的專題教學設計通常包括:專題教學目標的設計、專題教學內容的設計、專題教學模式的設計、專題教學方法與活動形式的設計、專題教學資源的設計、專題學習評價的設計等。
(一)專題教學目標的設計
網絡環境的專題教學目標的設計與普通的教學目標設計相比,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體現其專題性,二是體現對網絡技術的應用要求,所以,在進行專題教學目標設計時,要求:
1、側重與專題內容相關的學科知識、情感、能力目標的確定;
2、側重網絡教學功能某方面的優勢;
3、側重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差別。
(二)專題教學內容的設計
網絡環境的專題教學內容的設計,可以根據所選定的研究專題進行教學內容的組織,由于是專題教學,在內容的設計時可以打破常規的做法,按照如下步驟進行設計:
1、選擇與專題有關的課本教學內容;
2、增加與專題有關的課外教學內容;
3、通過整合形成專題內容系列。
在設計專題教學內容時,要注意分析教學對象的特點和需求;所選擇的教學內容與專題的相關程度;所選擇的教學內容要符合教學目標的需要。
(三)專題教學模式的設計
1、教學模式的分析與設計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在一定的環境中教與學活動各要素之間的穩定關系和活動進程的結構形式。任何教學模式需要體現如下三方面的內容:
理論與思想:教學模式要體現一定的教育理論,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如傳統的教學模式體現傳統的教育理論,而新型的教學模式體現現代的教育理論,反映先進的教育思想。
環境與資源:教學模式總是離不開特定的教學環境與教學資源。如傳統的教學模式依賴于常規的教室環境,使用的是粉筆、黑板、教科書等傳統教學媒體和手段;而網絡環境的教學模式是以信息化教學環境為平臺,使用豐富多彩的教學軟件和功能強大的教學工具。
關系與結構:教學模式更重要的是體現教學活動中各教學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并能描述其典型的結構形式。如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新型的教學模式在組成要素與關系形式有所不同,結構進程也有區別。
根據上述分析,關于教學模式研究的內容,應包括:教學模式的支撐理論;教學活動的要素組成;要素之間的聯系;教學進程的結構形式。
對教學模式的研究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應用性研究、發展性研究和創新性研究。應用性研究是根據研究專題的情況,對已有的教學模式進行選擇和應用。發展性研究是根據研究專題的需要,對已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分析,在實踐研究的基礎上,提出適當的修改和完善。創新性研究是根據研究專題的情況,提出新的教學模式的構想,并通過實踐活動建構出全新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