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農業的發展 教案示例
【教學重點】對“農業發展”的幾個專題,進行資料的收集以及分析處理、并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從中歸納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形成觀點,最后表達的過程。
【教學難點 】(同上)
【教學方法】分小組學習法、討論法、談話法
【教學工具】計算機或投影儀(根據學校的具體狀況決定采用某種工具,主要是用來展示學生找到的資料)
【教學過程 】
[導入 ]今天我們在學習了農業的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之后,從更高的視角來綜合的了解農業發展的現狀和農業發展的前景。
[提出要求]我們采用分小組學習的方式,把“農業發展的成就”、“積極調整農業結構”、“科技興農”、“走農業產業化之路”四個問題作為四個專題,根據討論提綱,在小組里已進行了討論、交流。
每組派兩個代表就自己的專題進行講解,其他組的同學有什么不同意見和看法,可以自由提問。講解小組的其他成員也可以就提出的問題給予回答。
現在開始:
[學生活動]展開討論,各組學生按順序進行講解
[教師]適時給予鼓勵、引導及點評、
[小結]總結學生對前四個方面的講解,引出“農業發展的前景”這個問題。請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師講述,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
[總結]對這次探究活動表示肯定;對同學的出色表現進行鼓勵,對講解好的同學給予點名表揚。
討論提綱:
第一組:農業的發展成就:
1.用圖片或舉例說明過去我國農業的落后情況。
2.用圖表說明我國主要農產品在世界的位次和中國糧食增長情況。
3.舉例說明是通過什么途徑取得巨大成就?
4.我國農業現在處在一個什么階段?從哪幾個方面說明我國處在這個階段?
基本思路和注意事項:
問題1 問題2 第二組:積極調整農業結構 1.用生活中我們熟悉的例子說明農業結構的概念 2.讀“我國農業產值構成示意圖”詳細說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副業所占的比例。 3.說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副業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以此來分析目前的這種產值結構的不合理之處,說明為什么需要調整結構。 4.舉實例說明積極調整農業結構的成功經驗。 5.用圖片或更多的實例說明積極調整農業結構的成功經驗。說明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副業內部如何積極調整農業結構。 基本思路和注意事項: 問題 問題 問題 問題4 問題 第三組:科技興農: 1.討論“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為我國和世界做出了什么貢獻,這說明了什么? 2. 3.介紹“楊凌模式”,為什么它被稱為中國農業科技的“硅谷”“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代表著我國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 基本思路和注意事項: 問題1 問題2 問題3 第四組:“走農業產業化之路”, 1.討論“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增收”。 2.為什么農產品收獲之后,并不馬上出售,而是以此為原料進行各種層次的加工,然后,推向市場,可以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請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說明。花生和花生糖的價格、棉花和服裝的價格差別。 3.從土地上收獲的農產品到市場提供的各種商品,是要經過一個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經過哪些環節?請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說明。如,小麥到面包、糕點。這些環節是否都需要農民來參與。 4.讀“閱讀材料”: 江蘇省捉擰縣經過農業結構調整,改變了過去單一依靠在、種植業,尤其是糧食生產的狀況。現在每年生產 農民經紀人是一種什么樣的職業? 基本思路和注意事項: 問題1 問題2 問題3 問題4 【板書設計 第三節 一、農業發展成就 二、積極調整農業結構 1.農業結構的概念 2.困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業 三、科技興農 四、走農業產業化之路 五、農業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