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一 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
2、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并能判斷一些易分辨的曲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3、能運用物質性質的概念判斷哪些性質的描述屬于物理性質哪些屬于化學性質
4、認識化學實驗的目的意義,了解實驗注意事項
5、了解實驗中所接觸到的儀器,能叫出它們的名稱,了解它們的使用范圍和操作要求
6、練習和初步學會一些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并懂得所以這樣操作的原理,同時要養成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
[方法指導]
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學好化學必須從做好實驗,學好實驗開始。
①記住下列常用化學儀器的名稱、形狀和主要用途,了解它們的使用范圍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初中常用儀器有:試管、燒杯、酒精燈、燒瓶、膠頭滴管、量筒、蒸發皿燃燒匙、漏斗、玻璃棒、藥匙、鑷子、水槽、托盤天平、試管夾、鐵架臺(附鐵圈、鐵夾)石棉網,坩堝鉗。
根據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可按以下情況分類:
(1)可用于受熱的儀器:試管、燒杯、蒸發皿、燃燒匙。其中試管、蒸發皿,燃燒匙可直接受熱,燒杯須墊上石棉網間接受熱。
(2)用于稱量和量取的儀器:托盤天平,量筒
(3)用于取藥和夾持的儀器:取固體粉末或小晶粒狀藥品用藥匙;取塊狀固體用鑷子;取小量液體或逐滴加入液體時用膠頭滴管。用于夾持的有試管夾,鐵架臺(附鐵圈,鐵夾),坩堝鉗。
(4)其他儀器:漏斗,長頸漏斗,集氣瓶,玻璃棒等。
②基本操作的內容:
(1)藥品的取用:重點掌握固體粉末和塊狀固體裝入試管的操作方法;液體藥品的傾倒方法和膠頭滴管使用時的注意事項。注意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能嘗藥品的味道,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聞氣味。沒有注明藥品用量時,應取最少量:液體一般取1-2ml,固體品要蓋滿試管底部,藥品取用后立即蓋緊瓶塞,標簽向外放回原處。
(2)儀器的洗滌:玻璃儀器洗凈的標準是,內外壁形成一層均勻的水膜,既不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3)物質的加熱:能受熱的儀器才可用于物質的加熱。直接加熱時,先使儀器均勻受熱,給試管里的固體粉末加熱時,藥品應斜鋪試管底部,若在加熱過程中有水生成,則要注意加熱前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給試管液體加熱時,要注意液體的體積,試管的規格,試管的傾斜度試管夾夾持的位置,試管口的方向等問題。給物質加熱時,要用酒精燈火焰的外焰加熱。
(4)在移取少量液體時,要注意膠頭滴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經典例題]
例1、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
a、水加熱后有氣泡產生 b、蠟受熱熔化
c、海水蒸發析出食鹽晶體 d、白糖加熱變黑
分析:根據物質的外形,狀態有無變化,以及是否有某些現象發生,是可以作為區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參考,但最科學的辦法是通過實驗來檢驗它是否生成了其他的物質,例如本題的選項a和c從表面看好象有其他物質生成,a有氣體放出,c有食鹽產生,但它們都不是水發生了變化,而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氣的逸出和食鹽析出而已。
選項b,蠟受熱熔化,也只是狀態變化,液態的蠟仍然是蠟,冷卻后又成為固體蠟,本質未變,但選項d,白糖加熱變黑,這種黑色物質已不是白糖,它既無甜味又不溶于水,已完全失去了白糖所具有的性質,它是炭所以這種變化屬于化學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