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新人教)
二、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三、保護空氣【教學后記】 課題二:氧氣(1)【教學目標】認知目標:1、認識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2、觀察和描述硫、木炭、鋁箔等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從中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技能目標:1、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和探究的能力;2、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尊重事物發展規律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觀察和描述硫、木炭、鋁箔等物質的燃燒現象。【教學難點】對“氧氣不易溶于水”這一結論的探究活動。【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教學用品】已制備好的氧氣、木條、木炭、燃燒匙、酒精燈、火柴、坩堝等【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教學過程】第一環節:提出問題【引言】師:什么是物理性質?(復習上一節課內容)。【展示】一瓶已制備好的氧氣,正放在桌面上,用玻璃片蓋好。師:請一位同學說一說氧氣的物理性質?生: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師:氧氣的物理性質(在通常狀況下)如下表:顏色氣味狀態標況下密度與空氣密度的比較熔點沸點是否易溶于水無色無味氣體1.429g%略大-218℃-180℃不易【演示】教材中[實驗2-2]。(教師在講臺上演示,引導學生觀察現象,得出結論。【現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結論】說明氧氣能支持燃燒。【實驗探究】學生分組實驗2-3,實驗2-12,然后填好下表: 實驗名稱實驗現象反應文字表達方式硫在空氣中燃燒 硫在氧氣中燃燒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教師必須強調硫、木炭分別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有何不同)【提出質疑】木炭和硫分別在空氣里燃燒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不同,這說明了什么?【交流討論】【現象】鋁箔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和耀眼的白光。(請該生用手觸摸集氣瓶的外壁,感覺燙。)【結論】鋁+氧氣氧化鋁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剛才老師與你們一起做過四個實驗,這四個實驗的反應文字表達式告訴了我們:物質在空氣中的燃燒,實際上是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對嗎?師:由于空氣中的氧氣會計師相對較少,所以物質燃燒的程度不如在氧氣中劇烈,現在你們明白了嗎?第二環節:歸納總結師:本節課我們用實驗探究法探究了氧氣一個重要物質性質——不易溶于水的氣體。1、氧氣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略大(標況下),不易溶于水的氣體。通過學生的分組實驗和教師的演示實驗及師生的合作實驗,探究了氧氣的一個重要化學性質——是一種比較活潑的氣體,在一定條件下能與較多物質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2、氧氣的化學性質: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第三環節:課堂練習1、硫在空氣中燃燒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相同之處是都能生成 氣味的氣體,并且都放熱,不同的是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 色火焰,而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色火焰。2、能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熱,并生成一種無色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該物質是 。3、空氣中有氧氣,用帶余燼的木條伸入裝有空氣的集氣瓶中,木條是否會復燃?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