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新人教)
【教學重點】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主要方法和原理。【教學難點】制取氧氣的裝置選擇。【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教學用品】大試管、酒精燈、水槽、鐵架臺、帶導管的橡皮塞、藥匙、氯酸鉀、5%的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教學過程】一、激發興趣1、紀錄片欣賞:中日登山運動員征服喜馬拉雅山。2、二、導入新授氧氣除供給呼吸與支持燃燒外,還廣泛用于氣焊、煉鋼、登山、潛水和醫院搶救病人。我們需要的氧氣包括上節課中用到的氧氣是怎樣來的呢?我們今天來學習第三節《氧氣的制法》。四、究實驗1、實驗探究1)加熱純的氯酸鉀并觀察。2)加熱純的二氧化錳看是否有氧氣放出。3)在熱的氯酸鉀中迅速撒入二氧化錳并觀察。4)怎樣才能制取氧氣并收集?2、實驗總結1)純的氯酸鉀必須在高溫下才能緩慢放出氧氣。2)加熱二氧化錳始終不能放出氧氣。3)混有二氧化錳的氯酸鉀稍微加熱就能放出氧氣。4)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是:氯酸鉀 氯化鉀 + 氧氣5)催化劑和催化作用6)制取氧氣的裝置:固固加熱裝置7)氧氣的制取步驟:a、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 b、裝藥品于試管中并固定在鐵架臺上 c、加熱 d、收集氧氣 e、將導管移出水面 f、熄滅酒精燈 排水法(氧氣不易溶于水)8)氧氣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氣法(氧氣比空氣重)四、創新應用1、實驗室用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制取甲烷,甲烷比空氣輕且極難溶于水,選擇怎樣的裝置制取并收集甲烷?2、為保證長時間潛航,在潛水艇里要配備氧氣再生裝置。現有以下幾種制取氧氣的方法:1)加熱氯酸鉀 2)電解水 3)在常溫下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你認為最適合在潛水艇里制取氧氣的方法是哪一個?為什么?五、書設計 氧氣的制法1、純的氯酸鉀必須在高溫下才能緩慢放出氧氣。2、加熱二氧化錳始終不能放出氧氣。3、混有二氧化錳的氯酸鉀稍微加熱就能放出氧氣。4、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是:氯酸鉀 氯化鉀 + 氧氣5、催化劑和催化作用6、制取氧氣的裝置:固固加熱裝置7、氧氣的制取步驟:a、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 b、裝藥品于試管中并固定在鐵架臺上 c、加熱 d、收集氧氣 e、將導管移出水面 f、熄滅酒精燈 排水法(氧氣不易溶于水)8、氧氣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氣法(氧氣比空氣重) 【教學后記】 課題三:制取氧氣(2)【教學目標】認知目標:1掌握實驗室可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或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方法制取氧氣。2、初步了解通過化學實驗制取新物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