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新人教)
第四環節:作業布置1、寫出木炭、硫、磷、鐵、鎂、鋁及蠟燭分雖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反慶的文字表達式。(用填表格式)2、預習第31-32頁的教材內容。3、討論:空氣中也有氧氣,為什么物質在空氣中燃燒不如在純氧中劇烈?【板書設計】課題二:氧氣一、氧氣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且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的氣體。二、氧氣的化學性質:一種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教學后記】 課題二:氧氣(2)【教學目標】認知目標:1、認識什么是化學變化,了解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2、認識化合反應、氧化反應,進一步學習物質的分類。技能目標:學習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方法。【教學重點】探究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征。【教學難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和聯系。【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教學用品】燒杯、玻璃棒、水【教學資源】初中化學網【教學過程】一、第一環節:激發興趣(1)化學小魔術:不燃的小手帕(2)影片片斷欣賞:登山運動員征服喜馬拉雅山。二、導入新授上節課我們做的一些實驗和剛才小魔術中酒精的燃燒都是氧氣的化學性質,我們能不能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呢?三、探究合作1、分組討論:(1)下列反應有哪些共同點?a、碳 + 氧氣 二氧化碳b、硫 + 氧氣 二氧化硫c、磷 + 氧氣 五氧化二磷d、鐵 + 氧氣 四氧化三鐵e、石蠟 +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2)聯系實際談談氧氣有哪些用途?2、師生共同總結:(1)從(1)(2)(3)(4)四個反應中歸納: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的化學反應叫化合反應。(2)從(1)(2)(3)(4)(5)五個反應中歸納:物質奪取氧的反應叫氧化反應,其中提供氧的物質是氧化劑。3)氧氣的化學性質: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高溫條件下與許多物質發生劇烈反應,具氧化性。 四、創新應用1、在一只集氣瓶中充滿空氣,現要除去其中的氧氣,又不增加其他氣體成分,可選用的可燃物是a、木碳 b、鐵 c、磷 d、硫2、酒精在氧氣中燃燒是不是化合反應?為什么?四、板書設計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一、(1)從(1)(2)(3)(4)四個反應中歸納: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的化學反應叫化合反應。(2)從(1)(2)(3)(4)(5)五個反應中歸納:物質奪取氧的反應叫氧化反應,其中提供氧的物質是氧化劑。(3)氧氣的化學性質: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高溫條件下與許多物質發生劇烈反應,具氧化性。【教學后記】 課題三:制取氧氣(1)【教學目標】認知目標:1掌握實驗室可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或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方法制取氧氣。2、初步了解通過化學實驗制取新物質的方法。技能目標:培養學生動手制取氣體的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