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二氧化碳的性質
[學生活動]:①觀察實驗現象,解釋實驗現象產生的原因。 ②判斷“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變成紅色’這句話是否正確。[板書]: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變紅。 碳酸不穩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氣體和水。co2 + h2o === h2co3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h2co3 === co2↑ + h2o (碳酸不穩定)[學生活動]: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觀察實驗現象。[教師活動]:寫出二氧化碳跟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指出這個反應也是鑒定二氧化碳氣體的重要反應。[板書]:4.二氧化碳與石灰水的反應co2 + ca(oh)2 === caco3↓ + h2o(用來鑒別co2)[目的意圖]:使學生了解co2和ca(oh)2的化學反應及其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運用,使理論緊密聯系實際。[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弟88-90頁中“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干冰的妙用”,總結二氧化碳的用途。[教師活動]:演示[試驗5—9],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板書]:三.二氧化碳的用途1.滅火(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2.做工業原料3.“干冰”的妙用4.做肥料[學生討論]:二氧化碳對自然界的生命話動很重要,而且還有很多用途,是不是在自然界中越多越好?[目的意圖]:使學生全面地認鞏二氧化碳,辯證地分析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屬。[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第90頁,總結石灰石的用途。[板書]:四.石灰石、大理石 1.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 2.高溫易分解:caco3 ==== cao + co2↑ 3.用途:用作建筑材料[學生活動]:閱讀教材90-91頁選學內容,觀察教師演示實驗,總結溶洞的形成的原因。[教師活動]:(1)補充實驗: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持續通入二氧化碳,將最后得到的澄清溶液分成兩份,一份留作對比,另一份用酒精燈加熱。 (2)結合補充的實驗,講解溶洞的形成過程和形成過程中發生的兩個化學反應。 (3)介紹我國廣西桂林地區的溶洞奇觀,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山河的情感。[板書]:五.溶洞的形成caco3 + h2o + co2 ==== ca(hco3)2ca(hco3)2 ==== caco3 + h2o + co2(四)總結、擴展溶洞形成過程中的發生兩個化學反應。四.作業:教材第92頁3-6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