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力的作用效果
第四節 力的作用效果
從容說課
“力”這個字學生非常熟悉,用得很廣泛,用在不同的地方含義也不同.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就要使學生明確物理學中所講的力的含義.
因為力的概念對初學者來說比較抽象,因此教材以學生熟悉的體育項目為基礎并通過“想想做做”讓學生從感覺力的作用效果入手,通過探究活動得到“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的結論.
本節課的難點是對力的概念的理解.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正確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和探究得到學生容易理解的結論,難點就能突破.因此,本節課教學的重點是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和探究.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單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圖表示力.
二、能力目標
1.通過活動和生活經驗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具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2.了解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釋有關現象,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德育目標
通過實踐和探究,感覺科學就在身邊.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教學重點
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和探究.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力的概念.
教學方法
實驗法:通過學生實驗觀察物體運動狀態及形狀的改變,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法:通過學生積極的探究活動,得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結論.
教具準備
磁鐵、小鐵球、鐵塊、小車兩輛、旱冰鞋、彈簧、鋼尺(或鋼鋸片)、投影儀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用投影儀投影放大“力”字.
[師]請同學們用“力”字組詞.
[生]力量、力氣、能力、藥力……
[生]理解力、戰斗力……
[生]力不從心、力所能及、身體力行、身強力壯、力爭上游、四肢無力……
[師]“力”這個字大家太熟悉了,在同學們說出的這么多“力”中,力的含義各不相同.在物理學中,“力”又是什么呢?同學們先來試試力能干什么.
二、新課教學
1.力的作用效果
[想想做做]
請三位同學分別拿著彈簧、鋼尺(或鋼鋸條)、已充氣的氣球向同學們展示.
[師]請三位同學分別用力拉彈簧、彎鋼尺、壓氣球,同學們仔細觀察,說出你觀察到的現象.
[生]用力的時候,彈簧被拉長、氣球被壓扁、鋼尺也由直變彎了.
[師]短變長、圓變扁、直變彎,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生]它們的樣子都和原來不一樣了.
[生]它們的形狀都發生了改變.
[師]物體形狀的改變我們稱之為形變.形變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力,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