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全冊學案3
二、效果測評
諸葛亮為劉備提出了什么策略?(找出原文根據)
曹操:今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民附, 任用賢能 可援不可圖
劉表:據荊州用武之國,卻不能守。
劉漳:據益州險塞,暗弱
張魯:在益州之北,民殷國富卻不知存恤。
三、 課堂小結:
教師根據學生本節課知識掌握情況簡要作結。
四、布置作業:
完成《榜樣學案》基礎部分。
教學過程: (第三課時) (總第36課時)
一、自主學習:
再讀課文,體會文章語言的精妙。
二、學生相互交流閱讀心得。
三、師生互動:
通過一番精彩的對話,我們初步了解了諸葛亮,你如何評價他?
(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四、效果測評:
完成課后練習一、三。
五、發《三國演義》第37、38回的資料, 做比較閱讀。寫小短文,探討一下史學家 和文學家筆下的諸葛亮有什么不同?
六、課后小結:
教師根據學生本節課的表現及知識掌握情況簡要作結。
七、課后反思:
與本文相關資料:
1.詩詞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蜀相》
2.諸葛武侯祠對聯:
日月同懸出師表 風云常護定軍山。
青山繞郭宜龍臥 翠柏參天有鶴來。
有廬堪千古 讀策定三分。
草廬臥龍,王佐動先主三顧 蘭田生玉,英才起吳帝唯稱。
梁父吟成高土志 出師表見老臣心。
3.詞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4.故事: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火燒赤壁、七擒孟獲、空城計。。
5.補充:官渡之戰。八月,袁紹大軍推進至官渡,雙方攻守激戰,對峙數月,十月,袁紹謀士許攸憤然降曹,獻計偷襲袁軍屯糧地鳥巢(今河南原陽東北)。曹操當即親率步騎連夜奔襲烏巢,盡焚袁軍糧秣(參見烏巢之戰)。袁軍烏巢大敗,軍心震恐,部將張、高覽陣前降曹,瞬時全線崩潰。曹操趁熱反攻,大獲全勝,殲滅袁軍7萬余人,袁紹率余部渡河北逃,從此一蹶不振(見官渡之戰)。此戰,
曹操展出奇兵,頑強堅持正面固守,創造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語文學案設計: 備課時間:
出師表
學習目標:
1.解題、背景、作者、表
2.指導閱讀、分段
3.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導朗讀背誦,培養學生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4.了解諸葛亮嚴明賞罰廣開言路的進步主張,初步領會諸葛亮對蜀漢的忠誠,學習他的愛國精神。
學習重點難點:閱讀、分層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總第37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