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政治第5課 與誠信同行教學設計
第5課 與誠信同行
與誠信同行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為人誠實才能內心坦然,對自己誠實才能對人誠實。
2.學會誠實地生活,養成對人守信、對事負責的品格,努力做誠實的人。
知識與能力
1.正確理解誠信的含義,懂得誠實是做人之本。
2.懂得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實的基本要求,知道誠實才能得到信任。
3.了解社會生活中誠實的復雜性,知道誠實并不意味著放棄自己的隱私,要嚴守國家機密,正確理解“善意的謊言”。
教材分析: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優秀品格的標志,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開展誠信教育尤為重要。
本課由三框題的內容和一個課外實踐活動構成,可用四課時。
第一框題
“人貴誠信”,主要講述誠信的重要意義,明白誠信的價值。
第二框題
“做誠實的人”,主要說明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要培養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第三框題“尊重隱私,保守秘密”,主要講述誠實問題的復雜性,要求學生學會保護隱私,尊重他人隱私,嚴守國家機密。
三個框題的內容環環相扣,層層深入。
課外實踐活動“誠信有約”,通過活動的開展,體驗誠信道德情感,增強誠信意識,將道德情感轉化為具體的行動。
第一框 人貴誠信
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誠信的含義,了解誠實和守信的關系,懂得“誠信是一種資源”。
2.在不同情境中能自覺遵守誠信原則,以誠信獲得社會的更多尊重,獲得更多的社會效益。
3.做人忠誠,實事求是,言行一致,辦事盡職,把誠信作為立身之本。
4.樹立誠信觀念,養成對人守信,對事負責的品格,努力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教學重難點:
1.誠信的含義
2.誠信的價值——“誠信是一種資源”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導入新課
1、觀看視頻:《狼來了》
提出問題:當真正遇到狼時,放羊娃大喊狼來了,為什么沒人去救他?這個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
學生回答:我們為人處事、與人交往,要講究誠信!
2、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化哺育了中華兒女,傳統的信用文化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光照人間。近年來,全國各地廣泛開展“共鑄誠信”活動,大造誠信聲勢,打造誠信社會。由師問,生思考:社會各界為什么如此大造誠信聲勢?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地區為什么越來越重視誠信建設呢?
二、新課學習:
人貴誠信
1.看圖片 猜成語
學生舉出關于誠信的成語,比一比誰說的多。
一諾千金 開誠布公 一言既出 駟馬難追
抱柱之信 達誠申信 推心置腹 拾金不昧
誠心誠意 襟懷坦白 光明磊落 光明正大
開誠相見 開心見誠 傳守不渝 表里如一
推誠相見 推誠不飾 物微志信 心虔志誠
信誓旦旦 信以為本 言而有信 言行一致
一言之信 以誠相見 忠信樂易 抱誠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