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政治第5課 與誠信同行教學設計
做到誠信,不違背道德,是需要智慧的。.誠實守信,說老實話,并不是不分場合,不看情況的,機械說老實話。不等于不講技巧不講藝術,有什么說什么。我們要尊重他人的隱私。
過度: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與隱私相關的話題 —— 尊重隱私 保守秘密。
活動一:
小紅剛上中學不久,就有同學問她家的電話號碼、家庭住址,想到她家玩,有的還好奇地打聽她父母是干什么的。由于彼此不熟悉小紅沒有回答。有的同學便說小紅不合群、不開朗。小紅知道后很難過,她認為自己沒有錯,但又說不出道理。如果你是小紅,你會怎么做?你能幫小紅講清道理嗎?
誠實并不意味放棄自己的隱私權,并不意味著要公開自己的隱私。
活動二:成長的煩惱-隱私 。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70案例
探究:(1)想一想,應該怎樣看待這位媽媽的做法?
提示:作為監護人,父母有權知道孩子的學習狀況。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心秘密,有自己的隱私,即使是家人、親戚、朋友之間,也必須相互尊重個人隱私。媽媽的做法,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沒有尊重女兒的隱私,結果適得其反。
(2)說一說,作為女兒應該怎么辦?
提示:作為女兒對媽媽的行為應給予理解,坦誠地同媽媽交換意見,溝通交流,禮貌地維護自己的隱私權。
引導過渡,組織學生討論:隱私就是丑事,隱私就是私事,對嗎?
那么什么是隱私,什么是隱私權呢?
一、尊重個人隱私
隱私,也就是個人心理、生理以及社會交往過程中的秘密。
隱私權,指公民隱瞞不危害社會的個人私事,未經本人允許不得將其公開的權利。
教師講解:
構成隱私的兩個要件: 一為“隱”, 二為“私”。
“隱”及隱藏, 是當事人不愿公開,不愿讓他人介入,或不宜公開,他人不宜介入的事情。
“私”及個人之事, 與“公”相對應, 是指純粹個人的, 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事情。
故事續編1:
女兒和媽媽的沖突還沒有解決,女兒又遇到了新的問題!這還要從上個星期的qq聊天說起……(女兒—毛茸茸與女兒的同學—蘋果的網上聊天記錄)
大家來分析:
1.什么原因導致毛茸茸如此痛苦?
毛茸茸痛苦的原因:自己的隱私權沒有得以保障,隱私未經本人同意被公開,沒有得到尊重。
2.蘋果的做法與想法有道理嗎?
蘋果的做法與想法是不對的!
蘋果擅自擴散他人隱私是一種侵權行為,侵犯他人隱私,也是沒有責任和信譽的表現,使他人的精神受到傷害。毛茸茸告訴蘋果自己的病史,并不意味著蘋果因此有權披露此事,毛茸茸的病史仍然屬于她的隱私。
故事續編2:
在數學課上,毛茸茸不專心。老師走到他身邊,發現毛茸茸正在寫信,老師批評了他。毛茸茸頂撞老師說:“你侵犯了我的隱私權。” 談談你的看法?
提示:毛茸茸不認真聽講,違反了課堂紀律,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老師發現后及時提醒、制止,是完全正確的,是老師工作認真負責的表現。不要說老師沒有看寫信的內容,即使是看了一眼,也不是侵犯學生的隱私權的行為。
教師總結:
我們在保護自己隱私的同時,也要自覺地尊重別人的隱私 。尊重和保護他人的隱私,實際上也是尊重他人人格的表現。
提問:那么,當我們的隱私權被侵犯了,我們應該怎么做?
學生討論并回答。
教師總結:
侵犯隱私權后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