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第三框 我國的資源和環境問題
超級擂臺賽進入第二個環節:同舟共濟。比賽規則是 :
1.圍繞"我國面臨嚴重環境問題的十個方面的主要表現",首先由綠(黃)隊提供某一觀點(即我國環境問題的主要表現"之一",下同),讓對于黃(綠)隊展示佐證該觀點的材料。然后由綠(黃)隊用多媒體展示內涵某一觀點的材料,由對手黃(綠)隊根據材料提煉出這一觀點……兩隊角色輪換,逐條推進。
2.提供材料的隊員必須上臺親自操作多媒體設備,并朗讀材料。(通過學生競爭、協作,鼓勵學生勇于表現自我,在訓練多媒體使用技能中,學會歸納、演繹思維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說明問題的能力)
學生提煉(提供)的觀點(即每則材料的標題)及對手上臺展示的佐證材料如下:
例1.我國土地沙漠化迅速擴展:
時 間
土地沙漠化擴展速度(平方公里/年)
20世紀50~60年代
1560
20世紀80年代
2100
20世紀90年代
2460
21世紀初
3436
結論:目前,全國沙漠化土地總面積達25億畝,占國土面積18.2%。
例2.水土流失嚴重:
建國初期,我國水土流失面積為116萬平方公里。50年代,我國水土流失面積為160萬平方公里。1992年,我國水土流失面積為179.4萬平方公里。目前,水土流失面積累計達55億畝,占國土面積的38.2%。
例3.草原退化加劇
70年代,草原面積退化率為15%。 80年代中期,已達30%以上。全國草原退化面積達10億畝,目前仍以每年多萬畝的退化速度在擴大。
例4.森林資源銳減
目前,森林正不斷從地球上消失,不少林山林海變成了光山禿嶺和荒蕪的不毛之地。森林被砍伐的面積隨著歷史的推移而越來越大,由此使生態環境惡化,招致多種自然災害的發生。人類誕生時,地球上有2/3的陸地面積為森林所覆蓋,面積達76億公項。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森林面積迅速減少,19世紀減少到55億公頃,本世紀中葉減少到38億公頃,到1990年,全世界森林面積34億公項,森林覆蓋率為27%。據來自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的最新消息說,全世界每周都有50萬公頃的森林因采伐、開礦和刀耕火種而消失。如果世界森林資源以這樣的速度消失,人類就可能在50年內失去全球的天然森林。現在年均森林凈消耗量3.7億立方米。
例5.生物物種加速滅絕
我國植物物種約有15%~20%處于瀕危狀態,僅高等植物中,瀕危植物就高達4000~5000種。
例6.地下水水位下降
地下水水位沉降形成漏斗,且從點到面,由城市向農村發展,面積越來越大,并出現華北這樣世界最大的區域性漏斗,超過2.3萬平方公里。曾有1000多眼泉水的北京,目前泉水基本枯竭,地下蓄水層由20世紀60年代的低于海平面5米降到90年代的50米;因泉水豐富而有"泉城"之稱的濟南,昔日清泉噴涌的情景不復再現。
例7.水體污染加重
近年來全國每年排放污水量近600億噸,其中大部分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國700多條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污染嚴重。許多原來清澈的江河湖泊之水被污染至已不宜飲用。
例8.大氣污染嚴重
酸雨污染面有所擴大,酸雨區由南向北緩慢推進,面積逐漸擴大。
例9.固體廢棄物存放量過大,垃圾包圍城市
1979年以來,我國城市垃圾產生量以年均9%速度增加。每年約有1000萬噸城市垃圾不能及時運往處理場地。1995年,城市生活垃圾堆放及簡易處理占78.95%。僅北京三環、四環路之間就有高50米以上的垃圾山4500多座,占地超過7000畝。